他是说,盛昌侯很害怕失去现在的高位重权。 只有这样,盛昌侯才能找到自己的成就感。 权利的确很诱人,特别是在这个人治的社会。 盛修颐从前对镇显侯薛老侯爷并不算推崇。他印象中的三朝元老,不过是会打太极,左右逢源罢了。自从和薛家结亲,几次相处下来,盛修颐就开始觉得,镇显侯爷历经三朝不倒,靠得不是运气、不是狡猾,而是识时务、敢取舍 面对权力,盛昌侯就不及镇显侯爷豁达。 盛修颐是很敬佩薛老侯爷。 “你不担心吗?”东瑗问盛修颐,“你不担心盛家从朝廷里落寞吗?” 盛修颐笑起来:“伴君如伴虎。急流勇退谓之知机。不在高位,不谋朝堂,过得自由自在,难道不好吗?” 东瑗笑笑不说话。 元昌帝遇刺之事,不敢对外宣称,只说是偶遇风寒,才卧床不起。 掌院太医嘱咐元昌帝,半个月不要下床,两个月内不要担心朝政,否则身子不能恢复,以后想要弥补就更加难上加难。 三爷盛修沐依旧每日当值,而盛昌侯则不需要上朝。 可他依旧每日繁忙。 因为陛下病着,太子之位尚未宣告天下,禁|宫两位娘娘也斗得厉害。 这些事,身处内宅不关心朝政的盛夫人也有些耳闻。因为对方是薛家和薛贵妃娘娘,她虽然很想和东瑗说说,却又觉得不合时宜,只得忍住不提。 朝中大事,不管担心不担心,东瑗和盛夫人都插不上手。 而表姑娘秦奕的婚事,终于定了下来。 四月二十,便是东瑗当初出阁的日子,秦尉侯府派盛家五姑奶奶盛文柔下了小定之礼,商议今年八月初一迎娶秦奕过门。 盛夫人同意了。 秦尉侯府送过来的聘礼,价值五千两银子左右。 盛夫人不贪这些东西,得到盛昌侯的允许后,决定替秦奕置办八千两银子的嫁妆。 盛家从来都是娶媳妇,没有嫁过女儿,两位小姐都是直接进宫去了。 盛夫人和康妈妈讨论一番后,决定比照二奶奶葛氏当年的嫁妆置办秦奕的。 因为东瑗是御封的郡主,她的嫁妆虽然只有八十八抬,却远比旁人一百二十抬丰厚,更别提薛老夫人给东瑗私下里添置的,不在礼单上的东西。 秦奕出嫁,自然不好比照郡主的嫁妆。 盛家亦不会拿出这么多钱嫁她。 商定之后,康妈妈吩咐外院的管事去采办。 到了五月初,秦奕的嫁妆算是办齐整了。 而元昌帝的身体也恢复了些许,已经可以上朝。他上朝第一件事,就是商议立储。 文武百官并不是全部偏向二皇子,因为盛昌侯的缘故,三皇子的呼声也很高。 攻击二皇子的,几乎都是说他怯懦胆小;他的母亲薛贵妃娘娘只有一个皇子,不及盛贵妃娘娘有二子,福禄齐全。 攻击三皇子的,莫过于说他外戚权势过大,将来只怕会大权旁落,朝中又是一番风波。 没过几日,就听说薛贵妃娘娘跟陛下哭诉,说她夜夜有梦,上仙对她说,需广积慈爱,方可天佑我朝。 皇帝听后很感动,就把那个宫外带进来的四皇子过继到薛贵妃娘娘名下。 这样,薛贵妃娘娘亦有二子。 盛昌侯气得吐血。 盛修颐亦明白当初为何元昌帝那么痛快认下了兴平王送给他的四皇子。他估计那一刻就想好了用四皇子来对付盛家。 他好不容易借酒装疯,把自己对薛东瑗的念头告诉盛氏父子。 结果盛氏父子装傻 最后,那个该死的兴平王还真的弄出那么一个孩子 他如何不气? 不过转念也想,估计是盛家在背后捣鬼了。既然是这样,盛家送过来的孩子,他就要这孩子成为日后让盛家后悔不已的人。 于是他痛快认下了四皇子,却并没有说要接四皇子的母亲进宫。 这个孩子,如今寄养在薛贵妃娘娘名下,成了薛贵妃娘娘的儿子。 他估计是想看看,他日盛家如何自食苦果。 这一切,盛昌侯不知道。他并不知四皇子的来龙去脉,正好撞在陛下说“明珠遗海”这件事上,是因为盛修颐背后推动了。所以他以为是兴平王帮衬薛家,用对付盛家。 心里对兴平王也存了气。 这件事,大臣们吵了半个月。 五月十六那日早朝,元昌帝气色很差,大臣们对立储一事意见相佐令他无法抉择。于是元昌帝说,立储乃皇帝家事,自古长幼有序,且二皇子不曾有天生缺陷,不该避兄而择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