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超声波探测仪。”赤井秀一说,“扫描研究所的内部结构。”
白色的指针转着圈,时刻在漆黑的屏幕上更新着红色的等高线地形图,无数等高线堆叠在一起,运算出研究所的内部结构。
仪器扫描所用的短波能量极高,因而能轻松地穿透水泥墙面,不受材料阻挡,缺点则是扫描的范围小。
短波能量高,耗散的也快,一百米开外,已经衰减的看不清了。
而在扫描范围囊括的距离内,屏幕上可以清晰地看见,通往出口的长廊,其实具有一个上升的坡度。
出口位于地下车库一楼,研究所本身却还要位于更深的地下。
赤井秀一:“这栋地下的研究所,应该是老式的错层设计,各层间没有楼梯,依靠坡度实现上下。”
但他叫自己过来,肯定不只为了看建筑的结构图。
柯南问:“你在想里面的炸弹?”
这种错层的坡度结构常见于冷战时期,苏联在各国援建的战地医院。
不设楼梯的长廊,方便手术床快速推行,同时建筑本身的结构也相当稳固,即使有炸弹落在头顶,也不会轻易坍塌,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内部伤员的安全。
赤井秀一点了点头。
“即使研究所被炸毁,地上的医院也不会坍塌,所以组织才会在医院里额外安装炸弹……”他说,“他是这么推理的。”
至于最后这句话里的“他”,指代的究竟是谁,两人都对此心知肚明。
人群纷乱而嘈杂,置身于大量忙碌的FBI探员中,并不适合直接谈论一些敏感的话题。
所谓的建筑结构、炸弹设置都只是表面功夫,赤井秀一的话极富技巧和暗示性,他真正想说的其实是:
医院里的炸弹,是唐沢裕先发现的。
他又是怎么做到的这一点?
那么大的一家私立医院,失踪了一个灰原哀都足以让柯南手忙脚乱,何况还是组织有意安装在隐蔽处的炸弹。
说是巧合,未免也太巧了些。
如果说此前赤井秀一的所作所为,只是意味深长的暗示;
那么现在,他的举动,几乎无异于将自己的防备与怀疑明晃晃地摆在了台面上。
柯南沉默了很长时间,他最后提出了一个问题。
而得到的答案不出所料。
“我们抵达的时候?”赤井秀一说,“这附近没有人。”
“他是后来才与我们会和的。”
……
听到窃听器里处决皮斯科的那一幕,是在柯南与安室透会和后不久。
这时,距离他们即将抵达的出口还遥遥无期。即使是最为保守的估计,从柯南在路上听到声音、到最终离开研究所,期间起码也耗费了半个小时。
也就是说,没有任何证据,能为那时的唐沢裕提供不在场证明。
柯南耳机里的声音响起时,没有人知道他人在何处。
最糟糕的情况发生了。
柯南的心不断地往下沉,嫌疑人与侦探的位置好像互换了,明明该嫌疑人拼命脱罪,现在,绞尽脑汁地却成了侦探的这一方,而他甚至还一无所获。
再回想一下,唐沢裕真的是在交通部查完监控后,才从警视厅赶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