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婚嫁这种事,往往最先急的不是当事人,而是媒人或者双方父母。
席先生还没问竹卿的意见,黄婶憋了几日之后终于忍不住问道:“安妹,陈家小哥跟我女婿可说了,对你看上眼得很,托人来问你的意思,你倒是说说对陈家小哥什么看法呀?”
竹卿回想这两次见他的情形,很客观的回答:“他人不错,知书明理,对人客气,家里有田有地,我没什么不满意的。”
还没等黄婶笑出声,竹卿又道:“可他既然这般好,为什么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家呢?”
按说真是好的不得了,那何愁没有适龄的女子愿意嫁,又偏偏看上她。
黄婶一拍大腿道:“这小子也是挑,说什么不论家世条件,非要找个容貌性情一等一的姑娘,就一直耽搁到现在。”
竹卿戏谑道:“那我还得谢谢他能看得上我喽?”
“这孩子!”黄婶啧一声。
“反正也不急,陈小哥会试将近,读书要紧,你俩互相看上眼更好,一辈子的事可急不得…”黄婶手里缝着一件衣裳,往竹卿身上比了比,尺寸刚刚好,又接着缝了起来。
竹卿拿树枝在地上划拉着,思量道:“这几日我先不出去了,雨水太多果子挂树上烂的快,我去帮着干干园子里的活吧。”
黄婶拿了针在头上划了两下:“你身子不好,水物最压秤,别累坏了。”
“哪那么娇贵了。”竹卿歪着脑袋靠黄婶胳膊上,“我背不动竹篓,摘点果子还是行的,诶,先生呢?”
她一早起来就没看到席先生,不知道去哪儿了。
黄婶习以为常笑道:“又去给人看诊去了呗,这席大哥闲了就待不住,跑东跑西给人看病开方子。”脸往厨房一转:“瞅瞅灶上那只鸡,就是让他看好的人送来的。”
竹卿想起刚才去厨房看见一只褪了毛的大肥鸡,哈哈大笑。
没过几日陈臻就让人捎了信来,信中提及他对竹卿很有好感,但眼看会试将近不敢怠慢,问竹卿是否愿意等他几个月,待他过了会试再商量二人的亲事。
竹卿自然没有异议,提笔回信,告诉他前程要紧,不要分心。
黄婶也带着信过来让竹卿念,是她出嫁的女儿找人写的,说道家中一切都好,外孙近日又胖了些,会走路会说话,最后提到一件喜事,黄婶的女儿又有身孕了。
竹卿连声恭贺添丁之喜,黄婶激动的拿了信纸就去找自家男人,竹卿笑着摇头,把信装好,让送信的人带回去。
女儿再次有了身孕,黄婶怎么都坐不住,也顾不上家里农忙,嚷嚷着要去看女儿。
活鸡活鸭挑肥的拿了两只,还去渔民那买了几尾鲜鱼,天刚蒙蒙亮黄婶就出了门去了女儿女婿家。
一个冬天就这么过去了,黄婶隔三差五去看女儿,回来笑的嘴要咧到后脑勺,偶尔唠叨竹卿两句,待竹卿成亲有了身孕,她便可多一个外孙了。
竹卿笑着附和两句,帮黄婶一起给未出生的小孩做小衣裳。
住在黄婶家近半年,她一直把竹卿当做自家孩子对待,又心疼竹卿小小年纪受了不少苦楚,对她更是亲厚。
岭南的冬天没有洛州寒冷,可也会下雪,天冷后竹卿和苏叶早不住竹楼,搬进了土屋居住。
新年便匆匆过去了,期间竹卿听闻陈臻如天下学子般早早出发,去长安为会试做准备。
到了三月初传来了消息,陈臻会试已过,只等殿试了。
这个消息传来的时候,竹卿正和苏叶跟着黄婶在荔枝园里给荔枝树架竹索。
最近刚下过雨,地里的椿象全爬了出来,当地人称为石背娘娘。三月初荔枝到了花期,快要坐果,石背娘娘专会捣乱破坏收成,所以得快点把它们干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