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羊就开始述说自己的想法,即准备召集一些招募者,一起编一部书,用来专门指导如何在农村进行生产管理,供广大农村管理人员学习参考,名字就叫《农村生产建设手册》。
书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生产组织建设,负责告诉读者一个合格且能赚钱不亏本的小作坊,组织架构应该是什么样的,成本该如何计算,材料的储存、加工,人员的工资,商品的运输,以及仓库的选择和建设、货物的储存、运输途中货物可能存在的损耗都讲清楚。
并且为了更直观的方便广大知识水平较低的农村人民阅读,内容主要以图文形式进行表现,通过小人之间的一问答插画,对商品生产、运输、出售这三大环节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都进行了描绘和解答。
第二、三部分则是技术部分,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分别对如何就农业、手工业与工业更好的生产进行讲解。
比如说农业,传统的纯农业(如农作物种植)利润太低,应该对其产品进行深加工,做全产业链,丰富农业产业,创造更多盈利项目,提高发展生产力。
农业方面对如何轮作、兼作、套作、连作,家禽的养殖,经济作物的处理,水利设施的修建都进行了详细讲解。
工业方面则是电力、冶金、机械、水泥、采矿、化肥进行了详细介绍,目标是引导它们最终形成一个个可以自我循环的地方中小工业区,为各地更好利用地方资源,增强地方经济实力,为大型工业企业做补充而努力。
王致远感叹道:“你说的这个手册,其意义不下于‘赤脚医生手册’了,这是对‘军事两用人才’内容的补充,我是支持你的,要什么人你说话,我让他配合你。这本书的编撰时间肯定不会短,你先编一部分出来,解决我们地区的问题。”
胡金羊点头说:“当务之急我肯定会放在心上的,好在我们地区合作社都是小产业,原料加工的多,工业项目少,这些内容编制起来还是很快的,让李宏友给我画图就好了,他画图是一个好手,医术上不少图就是他画的。
我想写这本书给广大农村群众开智增长见识是一方面,还有就是筛选,要借着这个机会从广大地方基层单位中选拔出更多合格的管理型人才,再将他们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完后,回地方组织新的合作社或者回到地方合作社帮助其改进发展。”
王致远看着胡金羊说:“好,这个想法很好,我也有这方面的计划,不过针对的群体不同,这方面就按你说的办。”
“王书记,我建议搞一个管理教导队,我们毕竟人实在是太少了,就如之前说的那样不可能全照顾到,必须发动和借用群众的力量。我们先着重培养一批可以用的人才,到时候给大家上上课也好。”
“那就先统一从工业学校和农业学校里面选拔,以这个为基础,选一批高中学历的人员,作为管理教导队,让他们深入到农村一线工作。有些东西不实践,光给大家上课,老师其实也是模糊的,说不定他们在实践中还有新的认识。”
胡金羊一脸认同说:“这个我赞成,我们编的书,到时候还是要用实践来检验,看看有没有错误。”
王致远又跟袁励宸、胡金羊说了一下大学的事情,让他们在学校开一个专业,收些学生,到时候培养一批可用之才。
两人想都没想就答应了,现在通和地区这么一个地方,两人也实在顾及不到,手下教导的人,目前能担当大任的还是太少,从全国选一些也是不错的。
袁励宸、胡金羊出去后,王致远就思考起大学的事情了,好在通和地区申请的大学获批了,已经可以招生了。江雨时已经以通和综合大学的名义加入了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负责今年的招生工作。
52年以前大学招生还是有些混乱的,只有部分高等学校联合起来统一招生,别的学校招生还是相对自由的,可以单独招生考试。
到了52年6月12日,教育部公布《关于全国高等学校一九五二年暑期招收新生的规定》,从这一年度起,除个别学校报教育部批准外,全国高等学校一律参加全国统考招生,统一领导和省、市、自治区处理为了便于组织统一招生活动,成立了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
并于52年8月15日、16日、17日这三天,首次举行了全国统一高考。每门考试时间为1小时40分,每单位时间(上午或下午)考两门课。
每个考生必须参加所有8门考试报考文法财经等院校或本科,文科成绩计算,政、国、外、史四科分数之和为60%,数、理、化、生四科分数为40%;报考理工农医等大学或系统计分数的科目比例相反。
落实全国统一命题,制定统一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各行政区招生委员会组织考试、评卷。
当时能从高考中杀出来的学子,水平毋庸置疑。其方式很是公平,但考虑到各地的教学水平差距,所以就有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通和综合大学,一所刚成立的学校,还不为学生所知,全国高等学校有201所,加上通和综合大学为202所,一个地区性大学,报考的学子肯定没有多少,所以只能出奇招。
最近通和地区频频登上新闻,全国自产第一批手扶拖拉机,医学新发现、农村医用书、电影、化工新材料……这段时间是可劲的吹,当然这些也都是真的。
然后就是花钱买广告,每个主流报纸都是可以打广告的,各类日报,各省的省报、还有一些专区的报纸,通和地委都花钱买了一个巴掌大的版面,连续买了一个月,友情价也就花了十万不到。
然后就是让各地的报纸转载通和日报的新闻,这点还是很容易的,也没有花钱,不少外地排队购买三轮车的专区,主动帮忙。
然后是广播报道,还拍了一部宣传电影,另外还有两部剧情电影中有通和综合大学的画面。
宣传基本上是足够了,到时候就看效果了,招生肯定是可以招到一部分的,主要看优秀学生。
53年,高考报考人数:9万多人,高校招生数7万人,录取比例76%,比52年91%低了不少,每个大学才招300多人。别人不要,王致远是很想要的,能读到高中参加高考可不容易,只要分数不是太低,王致远都是愿意接受的。
后面王致远还准备去教育部活动活动,看能不能特批,招一批落后地区的高考生,整个学校一年招收个3000人以上王致远是不嫌多的。一些贫穷的地方,是教育资源不行,不是学生不行,到时候额外招一部分学生,宽进严出就好了。
通和地区财政这么好,大批量培养大学生还是可以的,一旦通和地区真的开始了工业化进程,几千高学历人才是完全不够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