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秦氏那边就传来了好消息,有好几家的主母应承了下来,可以按照她们定的方案换粮,询问薛家这边什么时候方便交换。
郑晴琅让送消息的人回复,自己最近会一直在下坝村,让那些人随时可以送粮过来。
于是,第二天,就陆续有两三家车队过来了,把下坝村的村道都挤得塞车了。
因为作坊业务的关系,下坝村对于村里来车队这种事情,已经见怪不怪了,但是这行情萧条的情况下,猛不丁来了这么多载满东西的车,他们还是十分侧目的。
随着众人的好奇打探,郑晴琅用粮食雇外村人给村里兴修水利的消息传了出来。
一时间,大部分人都是夸她心好的,但是,也有小部分不和谐的声音。
比如那种占便宜没够的,即便自家粮食也还够吃,却还是觉得薛家这是胳膊肘往外拐,有好事不念着同村人,光顾着外村人了。
没过多久,这些人很快就被打脸了。
下坝村村里有两三户比较艰难人家,听说了郑晴琅要以粮食作为工钱雇工的消息后,主动上门求助。
而郑晴琅也并没有多为难,爽快得应承了,让他们家人中的其中一个参与后面的水利兴修。
事实上,若这几家不找上门,她也会主动去找的,只不过,这几天忙着换粮食的事情,还没来得及罢了。
但是,这样一来,村里人又有话说了。
因为他们听说了,村里每户也要出人去修水利的,而这个是义务劳动,并没有粮食拿。
这明显的差别对待,让村里不少人怨声载道,这水利还没开始修呢,就有各种不好的言论了。
村长李义善知道村里的舆论后,第一时间站了出来。
他先给大家分析,这水利工程修好后,对全村人有多大的好处。
接着,又严肃得接连发问。
有人出钱,那不出钱的人是不是该出点力气?
难道这下坝村是她郑晴琅一个人的下坝村?修的水利灌溉的田地,是她郑晴琅一个人的田地?你们这些人都用不上那工程是吧?
还有,那几户有粮食当工钱的,就这么招人恨,见不得他们吃饱肚子?
这几个问题,问得底下人哑口无言。
紧接着,他再次历数薛家对下坝村的各种贡献,总结的意思就是,薛家不欠下坝村什么,让那些人别把薛家对下坝村的好当做本分。
最后,他又怒斥村里某些人不识好歹,是喂不熟的白眼狼,把那些曾经嘀咕过薛家的人骂得头都不敢抬起来……
这次会议过后,谁也不敢再念叨什么“胳膊肘往外拐”、“不公平”之类的混账话了,村里的舆论一下子扭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