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何雨梁便将这事儿交给秘书,也不知道他怎么操作的,在过年前两天,一封感谢信以及一张招工信便出现在何雨梁办公桌上。
何雨梁之前想的办法,劳资科那边嫌发函太麻烦,来回奔波不说,时间跨度太长。
直接找人创造了一件感人肺腑的见义勇为事件,当事人,证人,事情经过,编的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随后以感谢的名义,发放一个特招名额,还很人性化,将报到时间定在了正月十五以后。
合情合理,上级查到了,也能说得过去。
真特么溜,专业的事儿还是得交给专业的人去干。
父子俩收到招工通知书,心思大定。
随后又在何雨梁的建议下,去邮电局拍了个电报回家,让家里把报道资料准备好邮寄过来。
随后便踏踏实实的在四九城与何家一大家子人过了个热闹的春节。
在父子俩日夜期盼中,在大年初八这天,终于收到了家里送来的相关证明文件。
随着证明文件到来的,还有李家另外两位叔叔及他们的儿子以及李来福对象及对象父亲。
一下子将何家挤得满满当当。
即使何雨梁早有预料,当打开门,见到称呼自己侄女婿和姐夫的陌生人,还是将他吓了一跳。
除了李来福对象父女俩,其他四人穿得跟难民似的,比李来福父子刚来时还要落魄。
他们进院后,对何家院子啧啧称奇,评头论足,很自来熟地和李母和李来福父子寒暄。
随后便满脸羡慕的盯着李家父子身上的新棉衣。
说起话来,也是含沙射影,话里有话。
什么到四九城走亲戚也不通知一声,自己悄咪咪到城里见世面,享福来了。
反正就一个意思,共同富裕不带我们是吧?
丈母娘和李寒珊一边和叔伯兄弟寒暄,领进屋内,一边儿将目光看向何雨梁,眼神中充满了愧疚。
当电报拍回老家时,村里一下子炸开了锅。
李大栓女儿在城里嫁了个了不得的男人,轻而易举便将叔伯小舅子安排进了城,吃上了商品粮,以后还要娶城里媳妇儿。
这让李寒珊在老家的另外两个婶娘立马起了心思。
都是一个祖宗传下来的,都是不出五服的亲戚,总不能厚此薄彼,好事儿全给了老幺一家吧。
于是窜掇着自家男人带着小儿子一起上四九城,找李大栓女婿都给弄城里去。
家里一下子又多了6个人,瞬间变得热闹起来,呛人的叶子烟味儿,还有脚丫子臭味儿,让何雨梁一家子很不适应。
原来只有李来福父子俩人,早些年和媳妇儿一家来往也比较多,一些生活习惯大家都还能迁就,李家父子也尽力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
现在人一多,生活上的习惯,观念上的冲突,还有他们彼此之间因为一些小事儿导致的矛盾,让何雨梁一家夹在中间十分难受。
晚上磨牙声,此起彼伏的呼噜声,让如意和何冰经常从梦里惊醒。
“爸,他们啥时候走啊?”
喜欢四合院:我是何雨柱堂哥()四合院:我是何雨柱堂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