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贾张氏再一次将三和面窝头扔在桌上盆里,抱怨着想吃白面馒头的时候,贾东旭媳妇儿忍无可忍,也不再惯着她,一手将窝头放进贾东旭碗里。
当初好说歹说,贾张氏就是不愿意改户口,现在她吃着贾东旭和自己的口粮,还有脸在这挑三拣四,盯上家里仅剩的4斤白面。
那四斤白面是棒梗的口粮,国家粮食政策里对婴幼儿有白面倾斜,换粮食也没将儿子的白面换掉。除非一家彻底活不下去,否则谁也不能动。
“娘,您爱吃不吃,就这三合面还是我和东旭用白面换来的。就这还不够顶您一人口粮,每月我还得花高价去买粮票。
现在是啥时候?还想吃白面,棒梗可是您亲孙子,您忍心让他吃这喇嗓子的三合面?
咱家啥家庭?对面老何家现在都得抱着棒子面啃,您有啥不满意的。
要不您去阎阜贵家看看吃的啥?高粱米混红薯。我求求您,咱家刚消停了一阵,您就放过我吧!”
贾东旭媳妇儿真是心累,家里没油水,贾东旭的口粮根本不够他吃的,她就把自己的口粮省着一点给贾东旭。
等婆婆把送去的口粮吃完,跑回城里来,这一个月得多30斤口粮,这缺口让她愁破了头。
学着阎阜贵将口粮里白面的份额换成粗粮,一个月也还差10来斤,现在黑市上白面的价格一斤要近3块钱,棒子面也要1块5,为了养活一家人,光粮食就得多支出15块钱。这还是她冒着投机倒把的风险去换的。
为了弥补油水不足的问题,还得去抢肉熬油,顺带平时的菜量也得增加,其中的花费,相当于自己一月白干。
就这还落不到婆婆一声好。
这找谁说理去?
对于老娘的要求,贾东旭也很无奈。
他干了几年,工资涨了不少,但家里除了日常的开销,总不能全用来吃喝吧?还有房租,水电,衣服,干啥不要钱啊?
贾东旭还真挺感激贾张氏给他娶了门好媳妇儿,找了份工作,有远见,跟着秦淮茹把户口换了,不然现在这一家子全得抓瞎。
“咱家一天两顿都是三合面,就不能十天半个月换换?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食堂吃的白面馒头,我在你包里发现了白面馒头屑。”
贾东旭媳妇儿委屈的快哭了,贾东旭这时终于开口说话,“娘,您错怪了。那白面馒头就后厨剩下的,是她们主任见加班辛苦,一人给分了半个,还被我加班给吃了。”
“现在不同往日,您可别在家里闹,就这活着都艰难,我不想再把您送农村去。”
贾张氏彻底不敢说话,将碗里的小米粥一饮而尽,便跑到床上躺尸去。
同样的一幕也发生在阎阜贵家,他家还更惨烈一些。
阎解旷才三岁多一点,阎解娣才2岁不到,就他们俩有棒子面吃,其他人清一色的高粱米加红薯。
阎阜贵笑眯眯的将一根大一点的红薯递给阎解成,又盛了一勺高粱米饭,还学厨子颠了一下,抖出一小块,嘴里还念叨着:“红薯大一点,高粱米就少一点。”
又将一根小一点的红薯递给阎解放,给他分高粱米时没有颠勺。
这让两兄弟都很不满,阎解放咬了一口红薯,抱怨道:“爸,咱们能不能换点别的吃,天天吃红薯,放屁都是一股红薯味儿。您好歹是个人民教师,咱不能过得比老吴家还不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