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被嘲笑,排挤,孤立,小弟这些都经历过,就算后来她有些察觉,也无可奈何,时间太久了……
不过重来一世。
她不会再让这些事情发生了。
刚搬来,她会去书塾附近观察京城书塾学子作派。
看他们背得什么书箱,用得什么文房四宝,穿得什么制式的衣袍,戴什么发饰,然后在小弟去书塾前,她就一一准备好了。
不说衣食住行顶尖顶配,至少给小弟打扮的不扎眼,大家什么样子,小弟就什么样子,比较好融入。
地方的读书人生活苦,他们的书箱大多用竹、藤编织,较轻便宜。
但京城书塾的学子不是,他们背的书箱是木制,用各种木料制成,里面有很多小匣子,很是精致。
她立即找附近的木匠给小弟也订了一个,虽然价格不便宜,但是这个时候的木匠手艺极巧,做的木箱又轻又结实,模样还好看,可以手提,还可以背在身上,箱子里还有许多小抽屉,可以放置笔墨纸砚书本等。
上一世她给书宁买的是最便宜的竹条书箱,现在想想,她后悔极了。
还有笔墨纸砚,京城这边对比地方还贵三成,但为了书宁进书塾不被京城学子嘲笑,她面不改色进了书肆,挑了一套风趣雅致的让店家包好,各种做工精致的毛笔也选了几支。
绝不让小弟在衣食住行上,受其它学子半点嘲笑。
这段时间置办东西花了不少钱,好在金手指每天五两银子,十天就有五十两。
她手里有还有近百两。
她毫不吝啬地给书宁置办了。
衣服鞋子也让布坊的人按书塾学子的样式赶制出三套,待到父亲好友郑玉和带着小弟去拜师。
小弟穿得体面,正式在京城书塾圈子里待下来,头几天她细心观察着,发现小弟状态良好,没有不开心,每天下学回来,都是冲进宅子里,叫着阿姐阿姐,冲过来,很是快乐的样子。
她时不时还会用仙乳做些小零食,像饼干,面果子,让小弟分给书塾里关系好的学子吃。
这样一来二去,小弟竟然在书塾交到了好朋友,这可是上一世没有的事。
她还时不时去布坊买些布匹,或切一些肉,隔三差五地送到书塾,家属送师礼,都是书宁师娘接待。
一来二去,夫子也关照起书宁来,书宁与京城学子比,有很多东西都不懂,底子很薄,夫子以前呵诉过他,看书太少,这回没有呵诉,反而给他几本书,还允许他拿回家抄录多多读诵。
几乎肉眼可见,纪书宁小书呆比上一世开朗多了,他每天背着小书箱走路去学堂,两个好友家里也住附近,三人一路说说笑笑。
明日端午,学堂过了午时,早早下学。
书宁小书呆带了两个书塾好友从学堂跑回来,因为离得近,几步就到了。
大家都知道,所有书塾学生里离书塾最近的小书呆家,今日不但他回来了,两个学堂好友也跟他回来了。
两个好友早上会背着书箱跑过来唤书宁一起上学,下学也要路过书宁家门口。
三人年岁相当,都是童生,平日形影不离。
书宁这一世有了伙伴,快乐多了。
这日,三人像三只小鹅一样,下了学背着书箱你追我赶地扑棱回来了。
一进院子,就闻到香味儿。
怎么能不香呢?明日就是端午,纪樱正在院子里给小书呆做好吃的。
她做了竹筒粽子,买来竹筒泡两天,去掉苦涩味,然后将糯米红豆,或红枣,或小米,或花生,放进竹筒里里,再浸入仙乳兑的甜水。
她煮了一锅,做了十几根。
刚煮好,放进凉水中浸泡了一会。
三个小的下学回来,冲进院子时,小弟纪书宁背着箱子跑进来,“阿姐!我回来了!”他眼睛亮晶晶地望着纪樱,其它两个小书童也跑得书箱东倒西歪,同样三双眼睛亮晶晶望着她。
这是三个小东西闻到粽子香味了!纪樱向来大方,平时两人来找小弟上学,她如果做了什么好吃的,会给三人都塞点,让他们路上吃。
在两个小家伙眼里,他们一个是小胖墩,一个是眉毛下拉的小囧娃,都觉得书宁的姐姐做的东西好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