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餐时间,餐车上坐了十三位客人,来自不同的国家和阶层。
出于职业习惯,波洛开始观察研究起这些人。
其中最让波洛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叫雷切特的男子。
他是麦奎因的主人,长着一张让人不喜的尖酸刻薄脸,眉毛和眼睛都显得假仁假义。
波洛私下和布克议论时,将这人评价为“野兽”,总觉得被他盯着,有种被野兽注视的不安感觉。
他不准备招惹此人,但偏偏雷切特还主动找上门来。
雷切特认出了波洛的身份,开口自述自己的生命遭到了严重威胁,希望大名鼎鼎的侦探波洛能够为他提供安全保护。
他愿意为此开出天价报酬。
但波洛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这个委托。
原因嘛,波洛直言不讳——
“我不缺钱,我现在只接受我感兴趣的案子,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不喜欢你的这张脸,雷切特先生。”
谈话不欢而散。
罗坚读到这里,心中忽然生出一丝异样情绪。
在这本《东方快车谋杀案》里的波洛,和他印象中的波洛,又多了一抹生动特征。
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侦探形象,正义、保守、严谨、沉稳,待人处世一丝不苟,让人无可挑剔。
眼下的这位波洛神探,反而是身上带着一股返璞归真的味道,有颗孩童般的赤子之心,说话做事带了点随心所欲的味道。
联想到什么了吗?
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提及的“孩子”的精神!
打破世俗施加的约束,不受他人的命令指使,只为自己而活!
成为你自己!
这种深夜宇宙之间若有若无的联系,就如同隐藏在书籍里的彩蛋,让罗坚深深沉迷其中,欲罢不能。
比起单纯地在一本推理侦探书籍中,获得破案的刺激和快乐,这种书内书外,涉及整个深夜宇宙系列作品之间的联动,是如今每一个深夜宇宙粉丝,超越书籍本身之外的快乐源泉。
有种探索大世界开宝箱那味了。
除此之外,通过书中内容的描写,去推测阿加莎女士在创作时的精神状态,也是另一种奇妙的阅读体验。
资深书迷都知道,阿加莎在她的现实世界之中,也乘坐了东方快车,时间是在她和渣男前夫分开之后。
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本书里才会出现雷切特这个让人从第一眼开始,就极度不讨喜的反派角色呢?
罗坚回想一遍,发现在他接触过的两部阿加莎的作品里,反派角色的登场数量可一点都不少。
《无人生还》里的全员恶人就不提了,即便是《罗杰疑案》里,也有像男管家帕克这类奸诈小人。
但从未有过任何一名角色,在初登场时,就被阿加莎以如此锋利的笔触,去描写了此人的可恶与可厌。
要知道波洛可是一开始就察觉出谢泼德医生不是什么好人,却也一直保持着礼貌,甚至还在言辞之间,颇有几分劝诫对方回头的意思。
和对待这位雷切特,态度可谓是天壤之别。
为什么呢?
也许是在阿加莎创作本书的时候,就已经把某些个人情感,带入到了书中角色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