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就是陈尘口中说的硅基半导体的白菜价,那是因为华夏的18英寸晶圆产业升级计划基本达到尾声,在18英寸晶圆正式投产后,硅基芯片将会迎来华夏产能的冲击。
虽然现在整个国际市场已经在被华夏冲击,每年华夏大大小小,中端高端的芯片出口额在2020年全年达到了2800亿美金,而进口只花了1900亿美金,这是几十年来首次在芯片进出口上面实现顺差。
仅半导体芯片这一项,就为国家留下了600亿美金的资金来,其带动的就业人群,社会价值更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这个数字在明年华芯的制程持续领先下,还会被进一步的拉大。
未来三到五年随着国内半导体芯片设计公司开始有成果出现,一些企业对外国芯片的进口数量还会进一步的降低,因为同类型的芯片在国内都会有替代的方案出来。
这也是为什么国内那些学习半导体的本科生还没毕业都被大大小小的公司给预定走了。
哪怕是生瓜蛋子那些企业都一点不嫌弃。
是这个行业的人就行。
国内的各大高校也是不断的扩招,在电子,集成电路,计算机专业,包括数学等,新一轮的就业前景很明朗,这要是选这个专业,大学不混,毕业不说高薪,起码也在平均水平以上。
特别是和红星合作的几所高校,更是一个专业扩招2千多人,有人都戏称哈工大不如改名叫哈星大。
“陈总,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的高级工程还是不够,现在国内的这些半导体产业工程师也基本被其他企业一扫而光,去年还出现其他公司来挖我们红星工程师的事发生。”
“这个我建议我们能不能在21年进行项目再次分级,同时招聘一些外籍的高级工程师进来,好让我们腾出一部分人手继续投入到碳基项目中去。”
陆远江想了半天,还是决定把自己的想法给说出来,谁都想不到让红星的半导体技术有些停滞的主要原因是人力资源不足。
人,才是这个社会最宝贵的财富。
充足的人力资源,充足的高级工程师,红星就可以同时推进更多的高级别项目,而不是像现在,有些项目确实很重要,可优先级只能往后排一下。
碳基半导体项目就是如此。
每个高级工程师都有自己负责的重要项目,而且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说一边负责着自己手中的项目,还有去研发碳基项目。
可如果把这些科研骨干抽调出去到碳基项目组,他们原本的项目就会出现问题。
红星的凌霄绝影5之所以会出问题,这也有一定的原因,陆远江更多的开始主抓显卡项目和计算卡项目,在绝影这边抽调了太多的骨干,才导致项目失败,推到重来。
陈尘再次摇摇头,“有外籍工程师入驻,我们的管理上面会有一些问题,主要是保密方面,我不想我们的最新技术被那些老外得知,更不愿意他们学习掌握我们的技术。”
眼看陈尘不同意,陆远江急了,他也是被逼的没办法,4万多人的研发团队看着很多,实际上他们负责的项目也多啊,手机上的小芯片就不说了,红星智能产品序列中的各种芯片就要占用很大一部分人力资源,目前汽车产业也即将成型,上面的车载芯片同样会牵扯很大一部分精力。
加上几个大型项目,还要对三桑进行技术援助,人力资源真的是捉襟见肘。
“陈总,我看这样,我和老陆搞一个方案计划出来,根据项目的优先级不同实施更详细的分级措施,让那些外籍工程师加入进来后进行我们非高端的项目,这样也能缓解我们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
路卫兵此时站出来为陆远江说话,他是负责人事的,现在国内没有,市面上有的只有外籍,特别是霉国那边的,因为华夏半导体的崛起,让很多霉国的半导体企业优化掉了一批工程师或者是整个项目团队都解散。
还有一些小型的公司是直接原地破产。
“这个事需要仔细商议,我们红星现阶段不可能仅靠国内的人才完成下一阶段的战略,需要数年的忍耐,招聘更多的外籍工程师是我们目前最好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