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差不多,”傅元杰的语气又软化下来,有些头疼道:“不过这也不是你的错,怎么那些小姑娘看了你都这么奋不顾身起来呢?说来我小妹也没见过你几次,家里人跟她也是好话说尽,但还是非你不可,也是奇了怪了。”
“可能人人都有执念吧,”宋知意问道:“傅姑娘现在如何了?她方才喝了不少酒,现在可还好?”
傅元杰叹气道:“唉,我以为她酒量比我还大呢,看她一杯一杯喝得面不改色的,其实宜乐公主一走,她就昏倒在桌上了,我方才已经安排人把她送回去了。你别看她平时说话温柔,这好胜心比我都不输啊。要是京城中找不到一个样样都比你好的人给她坐夫婿,怕是她一时间也不会善罢甘休的。”说完,他仰天长叹一声,也走了。
无论怎么说,今日的这场闹剧总算是结束了。宋恒和宋知意也是担忧地过了好几日,好在宫中并没有对他们的申饬传来,也许是陛下并未怪罪那日在萃光楼宜乐公主一事。京城中,关于宜乐公主看上宋家三郎,陛下也有意让他作驸马的传闻也渐渐平息下来。这也让宋知意能把心收回肚子里好好准备马上到来的殿试。
四月十一这日凌晨,会试中榜的二百余名贡士穿着统一服饰,在宫门外整齐排列成长长的一队,而位于队首的,正是会试榜首宋知意。卯时一到,在礼部侍郎的带领下,一眼望不到头的队列,终于开始缓缓移动。
--------------------
第125章殿试
==============
此时天已破晓,一束晨光从天际穿过云层将光亮撒在了大地上,贡士们的脚下也拉出一道道长长的影子。这些黑影在千步廊缓缓移动着,最终在承天门停下。
接着,便是在门前值守的金吾卫上前意义对举子们进行搜查验身。完毕后,举子们跟从礼部侍郎穿过承天门,东可见庄重巍峨的太庙,西可见晨曦下的社稷坛。而再往前走,过端门之后,便是在道路两侧的六科廊了,六部的办公皆在此处。举子们心了除了紧张,也生出了些隐隐的憧憬来,他们的未来,或许也会是在这六科值房中的其中一房。为进入仕途苦读多年,而今终于能触及到这条坎坷道路的终点了。
朝晖之下,午门静静伫立在前方。北面门楼的东西两侧城台如同雁翅一般向南排开,黄琉璃瓦的重檐黄瓦庑殿顶上,一行飞鸟盘旋而过,直冲青天。
贡士们在午门前按照会试中名次的单双数分成了两列队伍,单数的走东侧的左掖门,双数的走西侧的右掖门。就这样进入午门后,一眼便能望见远处正前方的奉天门了。此时奉天楼的朱红大门还紧闭着,直到辰时,四周典礼鼓乐之声渐起,奉天门也朝着学子们缓缓打开。等待已久的贡士们方能继续向前走。
而皇极殿前,读卷官和受卷官已经立于玉阶之上静候考生了,他们大都是内阁大学士和六部的官员,考生们心怀敬意地朝他们参拜,之后便是仪器等皇帝的到来了。宋知意不知的是,其实好几个官员都在不动声色打量观察他,这个宋家三郎一路考科举,他们就听宋恒总是明里暗里地炫耀自家孩子,还总是说他从没管过他们家三郎,全都是靠他自己自学成才。这些官员看着自己家里头那些不老实的孩子,实在是难以相信,弄得他们对宋三郎也是十分好奇。
只见他同旁人一样穿着圆领的襕衫,但不知是不是站在首位的缘故,他在人群里似乎格外打眼,头发一丝不苟地梳起,面庞上有着独属于年轻人的青春气息,仔细一看,倒是有几分宋恒当年的样子。
不过他们也没能看多久,因为辰时一刻时,陛下从大殿中出来。众人皆行五拜三叩礼,这之后,便是由内阁首辅宣读制诰了,策问的题目也在其中。
头发花白的首辅文阁老道:“制策曰:朕惟圣帝明王之治天下,其大者在祀与戎,稽之方册,冬至祭天于圜丘,夏至祭地于方丘,又云合祀天地于南郊……”[1]
着题目很长,首先提到了祭祀与兵戎两方面,这都是国家大事。祭祀事关帝王之统,兵戎关系国家安危,这都是与君主密切相关的。而在这之后,策问题中又谈起井田与军赋的起源,陛下在此次的考试中,应当是想看看考生们对军队开支问题的应对之策。从这一点上看,陛下许是下定决心要和北边真正打一仗了。[2]
“于祀戎二者未尝不致其谨,然其言论之异同,制度之沿革,不可以不考。诸士子博古通今,将有资于世用。其详陈之,毋泛毋略,朕将亲览焉。”这便是策问题的最后了。光是题目便有洋洋洒洒四百字,有些考生听完后就已经紧张得满头大汗了,涉及的方面多,且最后还要求考生要能考制度之沿革,这就意味着要对历朝历代的军事政策有所熟悉掌握,并且还要能进行分析论述,要求还是很严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