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你询问一下叶荣的情况,然后再问一下你需要什么帮助,叫手下人帮着处理一下。
再然后,那就没有然后了。
人家一个苏国二把手的亲弟弟,经营着跨国公司的老板,又怎么可能在你一个普通人身上浪费过多的时间。
“叶老现在很好,前段时间在港城遇到,知道我要来苏国,要求我一定要过来拜访斯米尔诺夫先生,带他向你问好!”
郭嘉说着,从兜里把叶荣写的信掏了出来。
说是信,其实就是一张折起来的纸,上面有叶荣对斯米尔诺夫的问候和对郭嘉的介绍。
看到有叶荣的亲笔书信,斯米尔诺夫这才放下手中的合同。
这是他和约翰的合作意向书,是需要尽快做出决定的。
接过郭嘉递过来的信,斯米尔诺夫仔细的看了起来。
内容不是很长,很快就看完。
斯米尔诺夫笑着说道:“叶荣先生还是那样,通过短短的几句话,他的言谈举止仿佛马上跃然纸上。
请你等一下,我要给老朋友回一封信,拜托你回去时交给叶荣先生。”
斯米尔诺夫此时就像是一个小学生,立刻拿起笔纸开始写起来。
完美的解释了什么叫做礼尚往来。
收到叶荣的信,那么他就一定要回信,而且都是通过相同的人转交。
虽然现在可以打国际长途,但这种写信的方式,似乎别有一番亲切感!
“当然没问题!”
郭嘉回答。
不过斯米尔诺夫没有回答,认认真真的在写信。
可能是在回忆他与叶荣的点点滴滴,但郭嘉更认为是觉得他就是一个送信人,不需要过多的理会。
但郭嘉显然是考虑错了。
这也和他没有看过叶荣写的信的内容有关。
如果郭嘉要是看了,就不会这样认为了。
在信上,叶荣着重的介绍了郭嘉,告诉斯米尔诺夫,这个小伙子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
在苏国期间,希望斯米尔诺夫能够在各个方面给予帮助。
而斯米尔诺夫之所以对郭嘉此时有种忽视的感觉,完全是沉浸在昔日与叶荣的往事当中。
二人的很多经商理念相同,可以说达到了不谋而合的地步。
但是因为迫于舆论压力,从60年代开始华夏与苏国就已经断交了,他们的来往不能那么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