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不是傻子!堂屋做饭,老太太住东屋,她不知道?
刘南生住的院子没有另外盖,就是堂屋带东西两间。东边是她跟婆婆和侄女住,西边是儿子和侄儿住。
跟一间屋子没差别,咋能听不见动静,梨花总不至于抓一把生面粉吃吧?只要想把生的变成熟的,怎么可能没动静?
吃就吃吧!饿了是常有的,新土豆下来了,每家都分了不少,烧水的时候给灶膛里放几个,大大方方的放,烤熟了吃不就行了?
谁还拦着你吃这个了?
面粉供应量很小,刘南生给婆婆吃的是细粮加苞米面,二合面的,还会放一点红糖,叫馍馍更宣软。这是大家看在眼里的,她确实孝顺,老太太也确实总夸刘南生孝顺。
但是,住的时间长了,大家就知道了,老太太是不做任何事的。
扫院子、喂鸡、做饭,洗衣裳,收拾屋子,针线活,这是一盖不做的。只说很疼儿媳妇,见人就夸儿媳妇,可啥也不干,这不是真疼。
梨花准备要做的时候你不阻止,被刘南生发现了,你打着嚷着,闹的这么多人都知道了。搞清楚,这是农场,你们你们存!刘南生是我们的领导,不只是你家的儿媳妇。
刘南生当领导没有啥大问题,开荒灌溉,她是下劳动一线的。她是实干!
就像是林大姐,ˣʃ一群群羊,这是看得见的。
不管哪个领导想服众,那一定得是实干派。嘴上会来劲的,时间长了大家就不信了。
就是高迪在听说梨花偷吃了细粮,也满脸的不可思议:“你这孩子……”咋这么不懂事呢?
刘南生脸上带着笑:“没事!我这不是打算明儿带我婆婆去省城检查检查嘛,老是胃疼,疼了吃药都不行,得羊肉汤,这是啥病?胃上的事还是要重视呢,我那两个妮妮,就是吃了一盆子菜瓜,拉了肚子,说是害了痢疾,人没了的……肠胃上的毛病不敢马虎。”
然后刘南生就跟高迪借:“林主任有客人,细粮肯定也没有了!家里三个孙孙吃饭,挤不出来。你这边还有没?有一斤就行,给老娘烙饼,明早出门带。听说省城的羊肉汤更好,咱自己带着饼子泡汤吃。”
太实心了!
高迪给端了一碗细粮,看热闹的人这才散了。
刘南生还是笑着,看她婆婆:“妈,跟孩子置气干啥,咱回吧。”
到了家里,却把面碗放下,谁都没看,又出门了。
孙大娘:“……”她点着孙女:嘴馋!再嘴馋看看?
刘南生没处去,又去找儿子,然后问孩子:“再过几个月,这就该征兵了。想不想去当兵,县里的武装部……有你爸的战友,你当兵成不?”
孙平:“……我当兵?”
“嗯!”
“奶奶那……怎么去说?”奶奶不同意,说是死了儿子,再不能送孙子去送死。本来去年就该走的,愣是没有成行。
“这件事先瞒着,跟谁都不要提。”刘南生看着儿子的脸,“其实……妈没叫你去,也是舍不得你。本来就陪你的时间少,想把你留在身边。”
“那您……”
“现在想想,还是你的前途重要。”你不在家,很多事情都好办了。所以,当兵去吧,你父亲是烈士,你母亲是老G命了,你当兵没有任何障碍。
孙平说:“那还是要跟我师傅说一声的。”
“好!只能告诉你师傅。”
嗳。
于是,在第二天桐桐就知道了。老谭昨晚都走了,他是出公差的,还有事情。刘南生要搭车,也已经带着孙大娘坐车去了省城。
桐桐把家里的熏兔子都给带上,来带了一口袋,走的时候也塞满了一口袋。
孙平要去当兵,这在而今是最好的去向。之前为啥没去,她也不知道。但是刘南生给儿子想好了去处之后,那大概……没想叫那老太太好过吧。
孙大娘哪里坐过吉普,坐着这个,心里美呀。
等到了医院门口,人家走了。孙大娘说刘南生:“这金主任和林主任……有这么硬的关系呢?”
“人家没用关系,都是靠自己的本事。”
“对着呢,得自己有本事。”孙大娘跟着往医院里走,“这两口子的家教好,家里也和睦!我瞧着,他家那大媳妇憨厚,儿媳妇精明也算是懂道理,能言善道的。他家的大姑娘常回娘家,这俩媳妇子也没有个意见,这一家好!农场那么多人家,就这家我看着好。”
刘南生笑了一下,没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