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她戴好了,这才转身走,催她:“快些!”
牡丹跟在他后面,两人一前一后的往家走。
快到了,金福把手伸向怀里,取了钱出来,塞给牡丹:“这个钱……你装上,由你给妈。”
不是一样吗?
金福:“……”当然不一样,“回家来,这个好人得由你来做!爸妈知道你当家,是你决定给家里的,不挂心咱俩为这个争执。”
牡丹‘哦’了一声,把钱接了,紧紧的攥在手里。
一到家,包袱才一放下,桐桐正给两人盛饭,就觉得兜里被塞了东西。她伸手一掏,是钱。
牡丹自己接了勺子:“妈,我来。”
桐桐只一摸就知道这是多少钱,拢共就发了一个月的工资,他们是拿了一个人的工资回家了。
但这个钱不能拿,桐桐给牡丹装回来,“有补贴,我那演讲稿每次都换,每次都能登报,这是有稿酬的。还有转载的,汇款单陆陆续续的都到了,这稿酬比工资高的多。你们自己攒着,以后用钱的地方多着呢。家里要收拾出样子来,是那么容易的?”
她说牡丹,“不要总舍不得花!家里的暖水瓶,有没?家里的锅碗瓢盆,是不是来几个客人都招待不了?这都是该花的。把钱用在置办你们的家业上,家里不用你们操心。”
牡丹为难的看金福:妈不要。
金福没言语,牡丹在婆婆去切咸菜的时候把钱又塞给丈夫,过完年要走的时候,给爸妈压枕头下面也行。
金福也没勉强,只问说:“我爸呢?”
“去你们白爷爷那边陪个客人。”桐桐给切了一盘咸菜,不知道他们回来,走了一路,这也饿了,有什么吃什么吧,“老三和老四去邮局去包裹去了,怕是省城寄东西了。”
桐桐之前给省城回信了,也郑重的给林宝书和林宝墨致歉,说了家里的事,也告知他们之前的信她都没有收到。但历经战乱年代,新旧交替,都能平安的活着,就已经是万幸了。
战乱离散之家太多了,都能好好的,就很好了。
而今这邮递不太准,有时候一封信十多天就到了,可要是遇到天气等原因,一封信在路上三两个月都是正常的。
今年冬天雪多,路就没有开过,年前收到的东西,还不定是啥时候寄出的。
果然,两人抬着大袋子,累的气喘吁吁的。
桐桐取了剪子,把封死的口打开,里面……像个杂货铺,但都是新的:手套、黄胶鞋、劳动布的工作服,雨鞋,雨衣,挂面,香肠、肉罐头,还有什么清凉油,风油精,一包茶叶,一包糖……啥玩意都有,塞了一袋子。
这么多的东西,桐桐:“……”
金喜从一堆东西里扒拉出一封信:“信在这儿。”
桐桐接了过来,将信打开,折叠的信纸掉出来三份。
是林河东、林宝书、林宝墨分别写的,塞到一个信封里寄回来了。
林河东说他才通过其他途径知道金家的作为,极其震惊,极其愤怒。在信上,他说了当年许亲的经过。金大财在外面并无恶名,有两子,来往时常见。他看上金镇的处事和能为,人品模样都是上上之选。
以当时来说,城里有家业的,家境好的,有出息的,难免身有弊病,吃喝嫖赌者比比皆是,更有抽大烟的,这般人家,再好也不能嫁。
有没有能干的后生呢?有!但是,这又多是贫寒无家业,自身就是个小工杂役,日子必然难过。彼时,倭寇肆虐,大城被轰|炸日盛。
诸多比较之后,倒是不如这个金镇,样貌、人品,乡下有房有田,他自身再有能力,战乱之下,不敢说一定能保你平安,但这个亲是他精挑细选之后决定下的。却没想到这般之下,还遭遇了诸多不平。
如今想来,竟是无一处照顾到你。
桐桐叹气,看林宝书的信,林宝书先是随军,还在省城,她自己在军医院做后勤工作。也已经有了三个孩子,大的四岁,老二两岁,老三才满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