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有客人,有客人。”费老师招手,李乐赶忙上去,扶起。
“您好,费先生,时隔多年,再次见面,非常荣幸。”
“呵呵,森内特先生,咱们是老朋友了,不用这么客套,按照现在流行的话说,咱们算是有同门之谊。”
“我可比您小多了,不过,瞧着您身体康健,我又有了信心。”
“诶,老了么,脑子就不灵了。前几年还想着给你去信,了解一下现在那边的一些趋势,可转头就忘了,也好,你这次来了,又能多聊一聊,请坐,请坐。”
“谢谢!”
“惠庆,去泡茶。”
“是。”
李乐又扶着费老师坐下,瞅了瞅,自觉地跟着惠庆出了房间。
“我来,我来。”李乐接过惠庆手里的水壶。
“也好。”惠庆点点头,“费老师刚午睡完,精神正好的时候,你一会儿,多听听。”
“知道,我今天耳朵掏的可干净了。”
“诶,对了,那个马主任给我说,要你参加挑战杯的论文比赛?”
“昂。”李乐打开茶叶罐,闻了闻,一级碧螺,西山产的。捏了几撮放到几个杯子里。
“那个比赛,其实参不参加也没甚意思。”
“马主任安排的,我一个学生,哪能不听,再说,这不是给系里增光添彩,顺便还能挣点奖金么?”
“你缺钱么?”惠庆或多或少听说过李乐的家庭情况,“钻钱眼里去了。”
“嘿嘿。”
“你准备写哪方面的?”
“就,网络社会那一块儿吧,最近几天,琢磨了琢磨,森内特教授又给提了提建议,就想着,先写个小文章出来,看看能不能在写文章的时候,把大框架给理出来。”
惠庆等着李乐给几个杯子倒上水,点点头,“也成,不过这种论文,宜深入浅出。”
“明白,工夫还在后面。”
“这个到可以作为你另外的研究方向。”
“嗯。”李乐想了想,“要不,惠老师,您也一起?”
“没时间,这边课题已经牵扯精力,还有授课。你年轻,有余力,多涉及一些,有好处。”
“指导总行了吧,你是导师。”
“互相学习可以,指导就算了,毕竟,对于这种新的东西,大家都没多少经验。”
“哦。”
“走,端进去。”
两人端着茶杯进来时,就看到费老师正从桌上的一堆文稿里,拿出一份,递给森内特。
“这是我最近的一些反思,起了个标题,叫文化论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再认识,写了几遍,还是有诸多不满意的地方。李乐,正好,你给森内特翻译过来念念。听听他有什么新的理解。”
“是。”
李乐双手接过来,看着上面的字迹,努力辨认着通读了一遍,篇幅不长,却带着对探知古代文明对于现代学术层面重构的启迪和回溯,通篇读完之后,才感到自己以往那些文章,从逻辑性,严谨程度,论述结构甚至笔力上,和这种山顶上大宗师之间的差距,一时间有些恍惚。
“诶,小子,怎么,有不认识的字?拿来我给你说。”
“啊,不是,费老师,我想多了。”
“呵呵,念你的,人家还等着呢。”
“哦。”
“。。。。。。在西方文化里存在着一种偏向,就是把人和自然对立了起来。强调文化是人为和为人的性质,人成了主体,自然是成了这主体支配的客体,夸大了人的作用,以至有一种倾向把文化看成是人利用自然来达到自身目的的成就。。。。。。”
李乐的声音在房间内响起,清脆,洪亮,朝气蓬勃。
费先生笑眯眯的看着,眼中带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