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用后付?
不过想也知道,这是看在梁满山的面子上,人家不担心他们会欠账不还。
他想说不用,按道理他们要那么多,应该提前付定金才对,后来想了想,又憋了回去。
满山也是一番好意。
牛车上扣着捆了四个大缸,闫老二和戚四两个,一人抱着一个坛子,另有四个罐子用草包了塞在缸口,堵的严严实实。
那一百二十斤盐,被怼在四个大缸中间,套了好几层口袋。
这里要说一句,闫老二没有忘记他闺女千叮咛万嘱咐的话,将装药的袋子都带了回来。
正好隔在缸与缸之间。
等到了村子,闫老二也不忙让三宝进院子。
直接在大石头处,就将大缸周正过来一个放到地上,连带着还有坛子罐子都摆好。
来吧,展示。
缸最大,坛子次之,陶罐最小。
放在一起很直观的比较出大小。
再告诉大家都是多少铜板,按需下单。
闫老二正遗憾他闺女不在,大侄子、大侄女也不在,只能自己亲自上阵记录,不想一眼瞄到了梁丰年。
“丰年,快来,谁家要哪个,要几个,你帮伯伯记一下。”
梁丰年不疑有他,应了声,将随身带着的本子和笔掏出来。
几位常驻大石头的老爷子先品头论足一番。
“这缸做的糙,没咱镇上那家做缸的手艺好。”
“你是老眼昏花了,仔细看看,和手艺没关系,是土的事,不细,不信你上手摸摸。”
“还真是,还是你眼神好。”
“比咱那边还便宜几文呢,好看赖看能咋,能用就成。”
“用料倒是扎实。”
“我家得买两个,一个太少不够用。”
“坛子也得买,我看看底粘的好不好……”胡大爷将坛子拎起来看下面,盯了好一会,道:“挺厚实,应该烧不坏。”
他打算拿它炖肉,比铁锅香。
胡大胡二两兄弟进山都别着弹弓,几乎天天都能打到些野物,伙食在村子里数一数二。
胡大爷财大气粗,定了三口大缸,四个坛子,四个罐子。
罗村长瞄准了大缸,也定了三个,外加三个坛子。
老爷子们纷纷出手。
走过路过的也没有错过。
李雪梅在院子里听到外面的动静,走出来一看,丰年似模似样的记着数。
这活他估摸着也做熟了。
抬抬眼都不用人家报名字,直接提笔就写。
82
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