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之后,陆茵茵就直接去了大队长的办公室,只想问问小学到底是多少人?
“队长,数字你们统计出来了吗?”
陆茵茵很是直接,他们这边也马上就要考核了,不知道大队长这边报名报上去老师的数量。
大队长拍了拍陆茵茵的肩膀,“小陆知青,你先别着急。我们这边已经统计好了,顾阳早上一来我们就开始统计,现在大队里一共是有快100个适龄上学的孩子,这些人都是要来上学的。”
被这个数字直接惊呆了,陆茵茵沉默了一会,“队长,你确定是100个吗?”
“我这蒙你干什么?差不多应该就是100个。主要是很多家里之前孩子没上学,现在想着家里省一省,孩子的学费怎么都是能凑出来的。”
不过仔细想想也很有可能,现在讲究多子多福,一个家庭有好几个孩子也是常有的事情。
而且现在大家生孩子也不顾忌怀孕间隔的问题,有了就生。大队里最大的家庭,孩子都有五个了。
好在他们大队,每年分到的钱都不少,尤其是现在上学的话,每个人只要一块钱的学费,咬咬牙送孩子上学也不是花不起这个钱。
只有家里孩子比较多的情况下,肯定会有取舍罢了。
陆茵茵想到这一点,赶紧补充了一句,“队长……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能上学肯定都是好事情,要是家里有那个条件不让女孩上学,我还是希望大队这边能去劝劝。”
大队长沉默了一下,“我会和王玲说的,下午你下课的时候,我再和你说最后的数字。”
两个人就这个问题说了一会儿,听到外面陈七叔赶车的声音,陆茵茵没再多说,说了一声就走了。
出去之后,和顾月说起这个事情,陆茵茵语气有点丧。
顾月情绪也有些低迷,虽然她是女孩,但他们家其实最受宠的还是她。
爸爸看重大哥,对二哥也很严格,但是对她最为宠爱。
等他们家这种情况在大院里也算是罕见的,重男轻女这种观念,本就是很多人骨子里带来的东西,加上周围环境的影响,很难做出改变。
“嫂子,我们只能尽量的去帮她们,但是我们的力量还是很薄弱。”
现在一个能上学的女孩,不说一天给家里挣多少工分,就说一天在家带一带家里更小的孩子,帮着家里干些轻一点的家务活也是可以的。
送去上学不仅要花钱,家里的活儿也少一个人帮忙,很多人肯定也不愿意。
陆茵茵叹了口气,还以为自己的扫盲课能有多少效果呢!
现在看来确实是有效果的,只不过大家更愿意把这种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当然肯定也有重视女儿的家庭,会送孩子来上学,但……
目前目的也不明确。
这一刻,陆茵茵突然有了新的灵感,她准备把手上这一本关于女知青舆论引发的维权故事写完之后,就开始写一个重男轻女家庭下长大的姑娘,努力走出大山的故事。
两个人没说多久,陈七叔等人来齐了,就驾着牛车往公社走了。
许是知道马上就要考核了,今天的牛车格外的沉默,陆茵茵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都能感受到不少的人,时不时看自己一眼……
喜欢贵女穿知青,我和退伍军官结婚了()贵女穿知青,我和退伍军官结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