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显臣说这话的时候,重点看向了前排的几人,而徐韶华听到这里,眉梢动了动,似乎有些理解教瑜大人这些日子的急迫了。
毕竟,除了他之外,胡氏兄弟和望飞兄三人也颇有潜力,而教瑜大人也是想在这最后的节骨眼,让他们都能加一把劲儿。
“学生等,谨记教瑜大人教诲!”
众人纷纷起身行礼,温显臣摆摆手,这才叹了一口气:
“都坐吧。除此之外,除了院案首之外,府学情况颇为复杂,若是汝等可以自持,他日自有青云梯,如若不然……怕是只能吃老本了。”
温显臣语重心长的说着,这才是他一直逼着众人努力的原因。
等温显臣抬起头,便看到了学子们认真的看书的模样,这才欣慰的抚了抚须。
随后,温显臣这才打开了徐韶华的课业,却不由得面色一变。
温显臣这会儿捏着徐韶华的课业,一错不错,一字一句的看过去,连眼睛都舍不得眨一下。
他作为瑞阳社学的教瑜,此前除了前往学政大人处听赏外,更是得了学政大人对于如今科举方向的提点。
府试的律法便是信号,而院试自然也不是循规蹈矩的孝经论一类敷衍了事的题目了,这里面,温显臣用了晏南省所出的考试纪要的一部分,但更多的却是偏向于实事论。
所谓实事论,便是以实际发生之事,要求学子以此来作答,这里面涉及民律、商律、官律等等数不胜数。
而更偏的还有一些关于数理、工匠用料、测量等题目,可以称得上一句浩如烟海。
当然,这样的题目温显臣不可能每道都出成这样,是以这一个月以来,温显臣每日只出一道难题。
然而,徐韶华此前“旷课”一月,温显臣自然不能让他躲过,这便将这样的题目都一一整理出来,让他私下去做。
也算是给他敲一个警钟,让他勿要以为社学知识便不重要了。
可让温显臣没想到的是,徐韶华竟然真的就用了两日便做完了。
而更让温显臣没有想到的是,徐韶华不但做完了,这题目的完美程度简直超乎他的想象!
“徐韶华,此题你如何想到这样来解?”
温显臣深吸一口气,终于出声唤道。
徐韶华问声应了一声,随后缓步走过来,他低头一看,才发现这是教瑜大人所言当初晋朝时期锦江改道之事。
题目大意为,晋朝战时以水代兵,使锦江改道至晏南成安府,对今人之鉴。
题目平平无奇,甚至此前科举纪要中也有类似题目,但这里又用到了战时二字。
而在大周律中,战时不同常时,自然律法有所不同,当初晋朝名将白深照临危受命,以千人之兵试图抵抗五万大军,随后不得不使锦江改道,以水代兵,成为有史以来最惨烈,也最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