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即使是这样,李辉照样我行我素,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他明白两个部门之间的矛盾并不是他一个人能够解决的。
配调处那边的绩效,完全看单位时期内分配出去的生产工具所产出的东西所带来的收益是增是减来进行计算。
拿小麦举例,每亩地能种多少小麦并且收获多少,这是个定量。
而为了增加这个定量,那么就需要施肥,需要除草,需要灌溉营养液,需要加快联合收割机的作业能效,等等。而这些过程中所用的东西,都被称为生产工具。
然后因为这些生产工具产出收益是否增加了?主要看最后收割后卖掉了多少,卖了多少钱来与往期进行比较。
如果这个数字能够逐年增加,那么当地GDP就会因此而提高一块。可如果这个数字减少了,那么它将会拖GDP的后腿。
可有人问了,这些东西跟资审科有什么关系?
当然有了,出口货物赚的是外汇呀!那是以道乐或者是黄金这种国际硬通进行交易的。增加了这些,可比在国内用华夏币流通更有价值啊。
而越是那些不可再生资源,价格越贵收入也就越多呀!水涨船高的,配调处的绩效也就越高啊。
李辉这个部门卡得越死,这种钱就赚的越少,配调处就越报怨资贸处吃人饭不拉人屎。
而只是单方面的骂人,是挑不起事端的。要知道提高可再生贸易产能可是配调处该管的事情啊,他们把出口的锅甩给资贸处,资贸处就会把进口先进设备依旧提高不了产能的锅甩给配调处。
两方人虽然表面和谐,但在上交国资局的报表上可是见真章的。那数据不好看,常局长就得问责该科室科长,办事处处长。
挨骂背锅,然后互相记恨。这简直就是恶性循环,没完没了。
连着两个月李辉一直在月底的时候因为配调处的船务科报表将责任推给资审科限制出口数字的问题而挨骂。
然而拿过报表之后其他的部分都不是很清楚,但滨海渔业以及清河镇的铁矿出口船务批次数一看就不对。于是他忍无可忍,只好找到船务科拿着报表去评理。
谁知跟自己对线的还真是那次在局长办公室里见到的廖建昌。
“廖科长,这报表是您叫人做的吧?这滨海渔场的贝类出口3000艘,这么高是不是真的呀?还有这个铁制品出口货柜报批2万个?糊弄鬼呢?”
廖建昌笑着摆了摆手,根本不承认错误。
“李科长,恐怕你不知道吧,这报表绝对没有错误。这是我们配调处的人员亲自到码头实地考察得出来的数字,就是这么多。”
对方睁着眼睛说瞎话,这李辉忍不了了。
“老廖,你不知道我以前就是清河镇的吧,清河镇铁矿产出每个月最多2-3吨。咱就按照矿石成品出来的钢材算,也不可能装两万多个货柜呀?”
廖建昌根本就不想给李辉解释这么多,甩了甩手道。
“反正我们统计的数字就这样,你爱信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