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时,改为三年一次,从此固定下来。
每年秋天,先由各州(俗称的乡试)进行考试,合格者称为“贡生”或“举子”,俗称举人大老爷,然后把名单上报称为“发解”。
贡生于冬季向礼部报到,次年春季再举行考试,考试合格者称“进士”及第。
再之后就是殿试了,“殿试不淘汰”制度的形成,可以说只要通过了第二场考试都将被授予官职,被称为“天子门生”。
明清科举改为考八股文。
元日,
海口贡院。
风和日丽,让人倍感舒适。
宋朝重文轻武,倡导参加科举入朝为仕,每年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逐年增加。
不管是在校学生还是社会小青年,也有可能是老头一枚,都可以参加考试。
宋朝——读书人的天堂。
考试也不容易,考生的衣服都是单层的,不允许有夹层,更不能是棉的。
遇见乍暖还寒的天气,也只能默默地忍受了。
即便是带的干粮馒头,也要给你掰开了看看里面有没有私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门口,锦衣卫们各个全副武装,戒备森严。
在接受严格搜身检查之后,学子们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地进入贡院大门。
这期间是没有人敢东张西望,更没有人敢随意说话。
不打勤不打懒,专打那些不长眼的。如果嘻嘻哈哈的那是有可能随时被拿下的,没有一个傻子是这么没眼力劲。
“晃荡!”
大门落锁。
考生们拿着进入贡院之后发放的号码牌,来到属于自己的“考场”。
考生们一人一个房间,一张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
长宽不过两米,而且还没有门,有点像马厩、牛棚那种。
想出去?门都没有。
吃喝拉撒全在这两平米的“房间”里。那味道也是酸爽得很。
别说想出去了,就是着火了,你也给我待在贡院之中。
锦衣卫们拿着“砍人”的家伙式儿,来回不停地走动巡查着。
只要不作弊,你就是一个字不写,倒头睡大觉,睡他个天昏地暗,睡上好几天,都没人搭理你。
但是一旦作弊,那可就完蛋了。
一天一场考试,第一场考大经,第二场考兼经,第三场考策论。
第四天考算学,以《周髀算经》、《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张丘建算经》等为题录,选拔算术人才,为弹道学打下基础。
第五天考天文,以先秦时期齐国的甘德的《天文星占》,和先秦时期魏国的石申所写《天文》等着作为题录,选拔历法人才。
第六天考器械科学,最重要的复习题大纲就是战国后期墨家经典着作《墨经》,当然了北宋着名科学家沈括创作的《梦溪笔谈》也是少不了的。
第七天考地理、军事、律法。这三门合在一起考试。
第八天也是最后一天的考试,也是对于一个王朝至关重要,甚至是生死存亡的农业畜牧学。
赵与珞、陆秀夫、文天祥,宋朝最顶级的三位大佬作为主考官,看了看考试内容,一个个倒吸了一口气,赵官家是要把各行各业的人才一网打尽啊。
而像曾渊子、苏刘义之类的高官都只能一个个当起了跑腿的角色,可见赵昺对于此次恩科考试的重视程度。
喜欢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