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看小说网

八点看小说网>唐宫奇案之血玉韘讲的什么 > 第二十四章龙马鎏金壶上(第1页)

第二十四章龙马鎏金壶上(第1页)

金壶的壶盖已缺失,内胆由中间一块细铜片分隔成两部分,当年分别盛装美酒与毒酒。与之对应的,壶柄上应该也有两个气孔,但壶柄大部分被污泥糊住。李元轨想了想,觉得壶面上这层污泥已经没什么用,便用手指搓了下来。

随着垢泥纷纷掉落,壶柄果然露出两个左右并排的小孔洞。这壶柄整体做成了一条走龙型,接合在壶身上,两个小孔被巧妙地安排在龙颈鳞片下,不刻意去找很难看到。执壶人以拇指按住左孔,则右胆出酒,按右孔则左胆出酒,外人任谁也看不出破绽,最适合宴席中公然下毒。

这么复杂精密的酒壶,也只会用来下毒。难怪裴家父子当年找到此壶,就觉得可以结案了,而包括魏征等东宫旧臣在内的王公重臣,也均对此结论无异议——人是在东宫宴席上喝倒的,毒酒壶是在东宫宴殿附近找到的,整个案子自然就是前太子指使做下的。

李元轨叹一口气,注意力从壶柄移开,看向壶身。

金壶表面已坑洼不平,露出灰泥之外的部分纹理细腻、錾痕流畅,似乎錾刻的是什么兽形。他继续剥离壶上灰泥,一直剥到壶底,发现整个图案是一匹龙首马身的怪兽,四蹄腾空在云雾中奔驰,意态昂扬生动。

龙首马身……为什么觉得这个说法有点耳熟?

“要是三姐夫五姐夫他们在就好了,”李元轨顺手将金壶递给杨信之看,“应该让他们认一认,这是不是武德八年那场庆婚酒宴上,一娘向他们敬酒时所用的斟壶……”

“这个花纹,”杨信之忽然道,“这好象是吐谷浑王室常用的龙马纹啊。”

“吐谷浑?”房中其他人同声问出来。怎么又跟吐谷浑扯上了?

“是啊。吐谷浑大部依青海放牧,那青海当中有龙驹岛,冬日海面封冻时,土人驱赶母马踏冰上岛。等到春暖化冻,岛上无人,海龙便往去与母马交合,生下龙驹健壮非凡奔驰如风。来年冬封后,牧人再上岛将龙驹带回,作为种马繁衍。青海牧马向以神骏著称,也是由此来的。前隋炀帝亲征吐谷浑得胜,也曾放母马到海心山上,妄想求得龙种,自然没成。”

杨信之侃侃而谈,让李元轨想起前隋大业五年炀帝亲征吐谷浑时,总管各路军马的正是他祖父杨雄。杨雄那一战立了大功,班师回京后封为“观王”,杨门贵盛由此登顶。关陇军队出外征战,一般不禁抢掠,想必他杨家从吐谷浑得了大量贵重金银器具,杨信之从小在家也见过不少。

“吐谷浑慕容王室尤其爱用这龙马纹,”杨信之指着金壶说,“吐人居住分散,工匠各凭已意,同是龙马纹,各器物上的常有些微差异,不过这龙首马身、云气环绕的大样是不会错的……”

他说着,又将手中金壶传给柴璎珞。女道士接过来,皱眉细看,喃喃疑问:

“武德八年的时候,怎么会有吐谷浑王室纹样的毒酒壶,流入东宫呢……”

这也是李元轨的疑问。吐谷浑人虽然从武德中期就开始经常侵扰唐境,与唐军连年交战,但总体来说与长安的交流往还并不多。除了守边军将,一般唐人对吐谷浑都很陌生。

“估计是胡商带过来的。”杨信之说,“那时西域商道不通,商胡队伍多走青海道,路经吐谷浑王城,货贸频繁。长安贵人喜欢金银器具,吐谷浑人也极爱我内地出产的丝绸绢帛,青海河流里又多沙金,商胡以丝绸买当地金银器,贩运到长安售给达官贵人,转手几倍获利……对了,上真师,给我。”

他忽然想起什么,伸手向柴璎珞要回那金壶,翻过来以指甲轻抠壶底糊着的污泥,抠了一会儿,失声道:“果然不错!”

“什么?”柴璎珞起身凑过去观看,“你发现什么了?”

“你看这壶底,果然有一行商胡的铭文。”杨信之指给柴璎珞看他刚抠出的壶底一小块地方。女道士眯眼瞧了一瞧,迟疑问:

“这是……铭文?还有这样的文字?”

李元轨也起身凑过去看,果见壶底被清掉糊泥后,有一行图案与旁边的云纹不大一样,象多个圆圈串联在一起又不时逸出弧线勾点,与汉字绝无相似之处,恐怕大多数人都想不到这竟是一行文字。

“这铭文写的是什么?”

杨信之摊手苦笑:“十四郎这可问住我了。也就是以前在家见过,我才识得这是商胡文字,写的什么我可是半点不懂。”

李元轨想了想,向柴璎珞道:“璎娘,我那个胡婢粉堆,还在观里吧,让人把她叫过来认一认?”

昨日一行人离开咸阳后,李元轨命阿沉和粉堆等人先别回大安宫,潜到紫虚观等他,晚上已经见面会合。柴璎珞答应着,起身出门吩咐人去传那胡姬,不一会带了来。

黑发少女垂双鬟着袍袴,还是一副怯生生模样,进门便拜。李元轨叫她过来,问她是否识得胡语文字——这胡姬虽然说自己从小随汉人生母习学汉文,但毕竟是商胡之女,要读书识字的话,她父族文字也应该会一起学写吧?

粉堆果然回应“识得”,柴璎珞指给她看刚从龙马鎏金壶底清理出的那一行奇特图纹。黑发少女跪坐下来,歪着颈子凝眸细看,从上至下扫过一遍,细声道:

“这是匠人作完器物后勒名,这几字是匠人名,唐言可呼为‘盘陀’。下面是‘于伏俟城造金壶一对重三十斯塔特’。”

“伏俟城?吐谷浑王都?”虽有准备,李元轨还是惊讶兴奋了一下。这金壶果然来自吐谷浑?

“斯塔特是什么?”柴璎珞追问。粉堆回答:“那是胡商用以称重的计量称呼,约略等于唐言中的‘斤、两’。”

也就是说,这金壶是一个名叫“盘陀”的匠人,在吐谷浑王城制造的,重量则为三十“斯塔特”。汉地也有造完金器写明重量的习惯,主要是怕经手人私自克扣金银铜等贵重原料,这倒不奇。李元轨又问粉堆:

“你在本家里多见胡商货物,可曾见过与此壶图纹相似的器具?或者这物事有没有让你想起什么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