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工会的存在,不断的向公司、工厂老板们施压,提出各种提高待遇、提高工资的要求~”
“导致了企业、工厂的用工成本,不断大幅度增加,让那些公司的老板们慢慢忍无可忍。。”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50年代的第一次大规模产业转移潮,开始了~”
“而在这些想要把自己工厂搬离米国的老板们来看,最佳的新厂设立地点,无疑是当时在米国管治下的岛国与泡菜国!”
“这两个国家的税收极低,用工成本更是和使用奴隶一般的价格,土地更是像不要钱一样~”
“并且当地也非常欢迎米国的企业能去当地建厂,不仅能解决已经处于半停滞状态的经济重新复苏,更能给许多无业的人们,带来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
“即便税收方面的收入极其可怜。。”
“但无数工人们进入工厂做工,有了工作,有了收入,就让其国内有了新的良性消费循环~”
“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在我们现在看起来,是岛国与泡菜国,占了大便宜!”
“后面的事情,大家应该也都知道了~”
“有了第一批勇于试水的企业家们,在岛国和泡菜国建立新厂,并获得了丰厚利润后~”
“更多还在观望的老板们,也都纷纷下场,在这两个国家,建立了新厂,吃上了这一波低生产成本的红利~”
“并且,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许多人的目光开始不仅仅局限在岛国与泡菜国两地
~”
“它们都距离欧洲各国太远了!”
“欧洲的那些老板们需要一个交通更加便利,距离更近一些的低成本生产基地~”
“所以,整个60年代,欧米各国都把自己的新厂,分别建立在了湾岛、香江、新加坡等地~”
“在这些地方建厂,要比在岛国与泡菜国建厂,运输成本减少了20%~30%!”
“而且在用工成本方面,甚至比在岛国与泡菜国建厂的成本更加低廉~”
“这也就直接导致第二次大规模产业转移的大潮,开始了~”
“无数的老厂,在欧米各国的土地上关闭、迁移~”
“无数的新厂,在东南亚各国拔地而起。。”
“结果嘛。。”
“就是米国国内的工业、制造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已经完全竞争不过这些已经发展出自己工业体系的东南亚国家,和重新回复了经济实力的西德~”
大卫摇头笑笑,喝了口手里的果汁,拿起一块小甜品扔进嘴里,继续道。
“等到了近些年,进入了70年代~”
“米元与黄金脱钩,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让米国的经济形势更加雪上加霜。。”
“我曾经在史丹利看到过一组数据~”
“从1969年开始,米国的GDP就在呈现阶梯式的下降,一步步降低到了74年时的GDP增长-3%!”
“同时,另一组与经济相关的重要数据CPI,则呈现阶梯式的上涨。。直到74年超过了12%!”
“不过这些都因为米联储连续近20次的加息,逐渐向好,回复了过来~”
“到了75-76年,米国的GDP增长接近5%,CPI指数刚刚过了6%~”
大卫说到这里,收起了刚才的轻松,表情转为认真的对众人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管是国民生产总值(GDP),还是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它们都只是有延迟性的经济统计数据~”
“但是,GDP的涨跌,直接体现出了国内企业们的健康状况~以及它们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具有竞争力~”
“而CPI的上升,则更加与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