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进行农业种植试验的田地,比如说用不同的种子,不同的种植方式进行种植,待到收获时对比出那种产量更高,对病虫害或者天灾的抵抗力更强。以便宣传更好、更科学的方法来。”
“就类似于火器的测试场,不同型号的火器进行测试,选定最终版。”
对于赵与珞的提问,赵昺也被问住了,只好用火器的测试进行比喻。
“臣明白了,臣会在各地挑选一些官家所说的种地能手,派专人把他们送到琼州科学院。”
“善,这些也是我朝的科技人才,要像对待制造局李有钱他们那样,好生对待。若是做得好,有重大立功表现的,朕还可以仿效制造局,给他们一个九品、七品的官身,甚至更高。”
“嘶!”又要赐予官身,可见官家对这件事情的重视。赵与珞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好这件事情。
“臣遵旨,臣会给他们讲明白。”
“嗯,粮食决定我朝的生死存亡,不可谓不重要。若不是马尚书不断从海外采购粮食,朕都不知道这广南东路两百万余万百姓要饿死多少了。”
“臣明白,俗话说的好靠人终究不如靠己。臣以为,不管何时,何事,我朝都要自力更生。”
“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好一个自力更生,兴王大义,能有如此胸怀,我朝万事可行。”赵昺点点头说道。
“官家过奖了。”赵与珞赶忙行礼,谦虚地回道。
“李邦宁。”
“老奴在。请官家吩咐。”李邦宁走上前弯腰行礼道。
“从你那些干儿子中挑选一名可靠心细之人,待人选挑选完毕之后,一同前往琼州,先把这个试验田给朕搞起来。”
“老奴谢官家抬爱,老奴一定精挑细选,不负官家重托。”李邦宁的老脸尽显喜色,连忙谢恩道。
“嗯,要像人家小李子多学学,凡事都办得井井有条,妥妥当当。”
“哎,官家放心吧,老奴亲自把关挑选一人前往琼州。”
“兴王,随朕出去走走吧,朕还是想看看这翔龙府一片插秧的情景。”
“臣遵旨。”听到这,赵与珞连忙站起来准备随赵昺出城视察。
对于赵昺将要出城,赵与珞早有心理准备,见怪不怪了。
翔龙府外,身着便装的赵昺领着赵与珞、李邦宁一起骑着马,一路上走走看看。武垒则领着为数并不多的侍卫们不紧不慢地跟随着。
广南东、西路,给人的感觉是只种水稻,不种小麦,其实是不对的。
从中唐时期到两宋,岭南地区一般在二、三月育秧(苗圃里培育),待到六月小麦收割之后,即开始插秧,待到八月水稻收获,又赶上冬小麦的种植。
一年水稻、小麦可谓两不耽误。
岭南后来为啥又不种植小麦了呢?很简单,一来,南方人喜欢吃大米。
二则,北方冬天要下大雪,而下雪对于冬小麦又极为重要,有谚语曰——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第三个原因,南方因为气候原因,冬小麦的产量并没有北方高。
久而久之,南方种植小麦的情况就越来越少了。
喜欢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