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看小说网

八点看小说网>穿越到赵昺身身上是什么 > 第192章 赵与珞的心结(第2页)

第192章 赵与珞的心结(第2页)

想到这些,赵与珞反倒是释然豁达了,终于放下了心中的那个本不应该存在的包袱和执念。

此时的赵与珞如释重负,一股从未有过的轻松和惬意涌上心头。

“兴王啊,大宋立国三百年,到如今已经摇摇欲坠。你我君臣如果不能趁着鞑子施暴政的时候下大力气解决民生问题,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将来如何能对抗庞大的蒙元?”

只有让百姓得到实惠,才能让自己的百姓越来越多。

“昔日,梁惠王问,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兴王,古人尚且明白的道理,你我肩负着更大的使命和责任,更应该加倍努力才行啊。”赵昺语重心长地说着。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赵昺侃侃而谈,把圣人的文章背了出来。

“官家,臣受教了。官家放心,臣身在琼州,必当以百姓为重,请官家放心。”一时间,赵与珞觉得自己的青春年华又回来了,浑身充满了力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善,兴王费心了。”赵昺上前一步,两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多年后,这一段君臣对话被史官们详详细细地记录在祥兴实录上,这一刻也成为新大宋历史上极为经典的时刻之一。

从此,以民为本、注重民生成为兴王赵与珞的座右铭,也成为他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一代贤王的美名从此名扬天下,为后世所称颂。不过,这些都是多年之后的事情了。

不远处,五万宋军早已经登上战船,一排排的宋军士卒站在甲板上,纷纷注视着赵昺龙旗所在的地方。

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次年仅7岁的小皇帝又一次放弃了宫中安逸的生活,和三军将士们一起舟车劳顿,亲冒矢石,同生共死,共抗元军。

三军将士们就这样默默地注视着他们的赵官家,没有任何人在那说话,也没有什么三呼万岁。

此时无声胜有声!

“好了,朕该出发了!将士们都在等着呢。”赵斌看了一眼海边的战船,对赵与珞说道。

“把朕的大纛旗帜举起来,出征!”

赵昺大喝一声,继而转过身,大步流星,朝着一艘等候着的战船而去!

“臣,赵与珞恭送陛下,祝陛下旗开得胜!”赵与珞对着赵昺的背影高声说道。

巨大而又沉重的龙旗被军中力士举了起来,紧紧地跟随着赵昺的步伐。

大纛旗是皇帝、皇权的象征。

“大纛”立则军心凝聚,稳如泰山;大纛倒则军心动乱,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华夏是最早使用军旗的国家,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

几乎所有的军事着作都有关于军旗的介绍。

最早的军旗其实就是把各自部落的图腾描绘上去,力争威武霸气。

军旗分为联络旗、号旗、阵旗、将旗和牙旗。

大纛旗则为军中之首,可以独立出现在皇帝的仪仗中。

宋朝皇帝采用的是“金吾纛旓”作为大纛旗帜。

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北宋《大驾卤簿图书》就有关于“金吾纛旓”的描述。

同样,蒙古人也有自己的龙旗。

铁木真的大纛旗,上面是一个三尖的叉子,下面是一个类似于蒙古包的圆盘,圆盘有孔,用马鬃围上一圈。

好比用长发把脸遮挡住,整个头部围一圈的那种。

朱家太祖最厌恶元朝,称帝之后几乎把元朝制度全部废除,力争接近、恢复唐宋时期的习俗。

大明龙旗再次仿照唐宋时期的样制。

喜欢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