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看小说网

八点看小说网>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 第217章 北地归来人(第2页)

第217章 北地归来人(第2页)

因为军事需要,既可以利用“归来人”补充兵员,又可以吸纳敌方将领前来投靠,达到弱化敌人的目的。

金人刘整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一国策在南宋初年可以说非常正确,也让金国逐渐失去了南下的动力,南宋得以保全下来。

严格来说,包括宋高宗赵构本人也属于“归来人”之列。

辛弃疾(济南府历城县人,今济南历城区)。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文武双全的辛弃疾只带领数十人就敢闯入数万人马的金军大营擒拿叛将张安国。

但凡事都有利有弊,南迁也不例外。

南归之人中有众多的官员,他们向南迁徙的同时也为南宋带来了大量的人口、兵马。包括汉族,以及少数民族。

这些人口的补充,也为南宋逐渐站稳脚跟做出了重要贡献。

大量归来人的从军,无形中抵挡了金国的兵锋,这些对于南宋是积极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同时,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

南迁队伍中夹杂着大量的读书人,无形中也造成了北方教育的基本崩溃。

另一方面,南宋朝廷给予归来人的子孙们在科举上的特殊“照顾”,则引起了江南本土士绅的强烈抗议。

以至于官职混乱,政令不一,内部争斗愈演愈烈。

至南宋末期,“南北之争”就更肆无忌惮、不择手段了。

因为北人和本土人士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即便文武双全的辛弃疾,也无法改变其在南宋的悲惨命运。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这首辛弃疾回忆少年时期的壮举有感而发的词,便表达了辛弃疾报国无门的落寞。

直到1207年,宁宗皇帝准备北伐中原,苦于没有良将,这才想起了时年已经67岁的辛弃疾。

只不过辛弃疾在接到朝廷召唤之后,病逝于前往临安的半路上……

一代英雄就此谢幕,令人唏嘘。

张世杰则不同,恰逢南宋末年,此时襄阳已被重重围困,在南宋朝廷实在是无人可用的情况下,奉命入京勤王的张世杰便得到了南宋朝廷的“重用”。

“归正人原是中原人,后陷于蕃而复归中原,盖自邪而转於正也。”

“中原无豪杰,若有,何不起而亡金?”

这便是南宋朝廷或者说霸占着高位的本土官吏对这些“归来人”一致的看法,可以说是一种赤裸裸的歧视。

南宋的“北”是指南渡的那一拨人,明朝初年的“北”是指北方各省。总的来说都属于“南北之争”。

这一点,哪怕到了后世,地域歧视依旧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这一章是为下面铺垫,不喜欢的可以略去。)

喜欢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