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跟着西营穿州过府、流窜作战时还不觉得,这时自己带人一巡视辖下承担的防区,直接面对着成都府周围残破的县城,令得南离很是头疼。
眼见沿途各县原本就低矮的县城城墙愈发残破,蒿草丛生。
即便如此,能于城池内安身也算得好多了,因为南离派官设吏,官吏到任有兵马护送,到任先驱狼打虎,再修整官衙房屋、招抚避居山中的流散百姓。
可如今没粮,喊人下山连口吃的都没,零散百姓谁理你,傻子才跟你下山。
亏得还是有些心向大明的绅矜,闻得朝廷派官来,才出山打探消息,待听得蜀王世子派赵大帅出兵,安官设吏、招抚流民,觉得朝廷这是终于想起来要收拾江山了,才渐渐把消息传开,有那于深山中躲得直如野人一般的绅矜头脑,闻讯也下山来见官。
还有一部分所谓义师,其实就是结寨自守的豪强,这些人汇聚十里八乡的壮丁,把老弱亲眷结寨保护,对外仁义的可称义师,自甘堕落的则与匪无异,任你明清来召,我都不理。而你来我去的明清军队也没功夫理他们,有饿急了去打粮的弄不好还落一身骚,哪有寻常百姓好欺负。
寻常百姓软弱可欺,只好往更深的山林中躲藏,于是耕地抛荒,村无炊烟、路无行人。
最终结果就是永历二年整个成都平原的府州县乡没有任何粮食产出,遭际了千年之下未有的大荒之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路行来看去,直令南离忧心如焚、夜不能寐。
杨展对于荒无人烟的成都平原兴趣缺缺,毕竟嘉定州才是他生长于斯、家人在侧的故乡,富贵而报乡里是人之常情。
好歹在南离的建议下,派些兵马入驻成都府,可是之后派兵陆续进驻的也只有成都府城往西的仁寿、资简一线,毕竟那里离嘉、眉二州近,足可为嘉定屏藩。
府西诸县则完全甩给了南离,任那些荒芜的城池在南离手中自生自灭。
在南离看来,不管如何交托于自己手中的,那就是责任。他必当尽己所能,恢复生产,完善城池守备,保一方平安。
在他这里可谓依足了规矩,把各县官吏预任名册、功名经历一一报送樊一蘅的同时,也向驻于嘉定的川北总督李乾德、左都督杨展同步报备,声明未得任何一方允准,一县行政只暂命县令,不敢任其为知县。
杨展压根不管那个,他的辖区州县都是镇将把军卒百姓一把抓,简单而粗暴,对于南离的请示,当即回批四字:不必多议,任君自决。
樊一蘅则复:已依勋镇举荐报部铨议,皇命未到之日,前方行事可临机自决。
李乾德则絮絮叨叨叹一番恢复之艰难,皇恩之浩荡,他李某为南离等报备朝廷的苦心,啰啰嗦嗦一番,无非是你们要记得我这个总督,但那边太远了,你们先弄吧,弄好了我去巡视一番,为诸位请功晋爵。
南离为诸县安官设吏,都是走过了这些手续,才派遣兵马护送,可谓真正的走马上任。
到了彭县,南离心中已经完全有了底数,进了简陋的县衙,不令官吏迎候听命,便令柴火带兵把门,张翦向外传令大帅闭门谢客三日。
关在房内接连两日,南离奋笔疾书,成《新复府辖诸县民政择要》一册。
终于成册后离房出门,令县衙书办帮助抄录数份,分送各县县令,报送后方督抚镇臣。
这里面列了十几条条目清晰的行政条目,一县之令此时该干什么、先干什么,都列得清清楚楚。
如何放赈,如何复垦田地、开荒、寻野菜,组织起青壮百姓围猎驱除狼虫虎豹,如何养济贫苦,如何调解纠纷,如何复勘黄册,为何必得免征税赋等等。
其最要者三条,免赋、复垦、乡兵。
看似与大明的县政如出一辙,细览其要均大不相同,几乎所有施政条目都围绕着这一个核心:渡荒。
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田地尽皆抛荒,复垦就是渡荒的一个根基所在,山中零星百姓多是采摘野果、草根树皮、开垦小块田地来存活,动员百姓出山复垦,就得驱除狼虫虎豹,把百姓武装起来。
为什么百姓不下山,因为在山中还能对付活着,出了山种了地还不是被过路的各路贼寇、明清兵匪抢掠一空,不抢你的也用征收的名义,到头来要么饿死要么被抓夫。
南离派驻的官吏,动员百姓下山复垦的同时要告知百姓免征赋税。
待到有了收成,即便没有明清的各路军队,那些座地的豪强就会以各种名义明抢暗夺,便在县城里驻兵,也会应接不暇、剿之不休,这帮玩意不露出嘴脸时也不好去屠戮殆尽,南离考量来去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把零散百姓组织到一起,复垦的同时武装起来。
乡兵若是搞不好就会成了豪强手中作威作福鱼肉百姓的民团,搞得好的话,自己组织起来了积少成多,星火可以燎原,将成为自己手中正兵之外强大的后备力量。
而且把零散的百姓争取过来,也令豪强失去了做大的基础
组织恢复生产,再武装起来保卫劳动果实的路子南离驾轻就熟,可他不能一个县一个乡的去张罗啊,还得是依靠委派的县令、驻军。
如何操作的关键全在于强有力的组织者,南离只能一个一个手把手的教。
只教导这个县城的县令、典史可不行,得把零散百姓选出有力的组织者,南离亲自教导。
教导之后怎么办?
思虑再三,南离终于下定决心:是时候为尚存的百姓建立一个组织了!
喜欢西明离火()西明离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