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退隐
到了杨家府第,早就有家人先行通报府中,可是到府门并没有人出来迎接,传报后只雷震出来,向南离施过礼,禀道:
“侯爷在后院,请赵镇帅与小姐自往后园去探望。”
南离倒未觉得怠慢,见了忠心宿卫的雷震那古怪的神态与言语,只是觉得奇怪。
杨展见自己,或在公署,或在正堂,入家宅接待从来不在后园,这是武勋的素养,只有当初蟾儿母亲陈氏夫人相看自己,才在家宅后园会面。
不想行至二进院中庭,就见日前小夫妻临去峨眉时还喜气洋洋的陈氏夫人用手帕搌着眼泪,满面哀怨地迎了出来。
蟾儿赶紧迎过去:“娘,您咋子咯?”
“唉,还能咋子,都是你那个没心肝的爹啊,他……他要甩下咯我们母子,出家当和尚去嗦!”
“啊!?”
蟾儿听了一声惊呼,南离也是惊疑不定。
“怎么回事?”
“咋子回事?说是请万年寺的同悲大师来说法,可是……你们去看咯!”说到这里,陈氏夫人再也遏制不住地哭泣起来。
南离心中颇觉古怪:不见和尚,原来在此,莫非这就是缘法?
陈氏夫人引路,南离与蟾儿紧紧跟随,穿三进院,来在后园荷塘旁的竹凉亭所在——正是昔日岳母相看女婿之处。
此刻再看题着“桂香攀折”的月桂亭,竹帘卷起,随秋风飘荡,八面风铃,风中叮铃铃作响,分外清灵悦耳。
竹木所制的月桂凉亭内,去了桌椅几案,两位雅士,两只蒲团,席地而坐。
一位光头戒疤,长须长眉,闭目垂心,苍老而沉静。
一位身着道装,披散头发,雄武气息尽敛。
南离初时都没认出和尚是谁,因这和尚不见菜色、面庞红润,只是胡须、长眉才依稀看得有昔日喜明山普照寺老和尚的影子。
但南离好歹是认出了杨展,心说岳父大人你披个道袍跟人家和尚论啥子道行啊?
“大师啊,不瞒你说,展早有皈依佛门之心,小儿璟新,字做凌云,便是取自凌云山凌云寺,有佛可依之意。”
“只是奈何有乡里乡亲不舍,还有朝廷的重托,不得其便啊。”
如今面色红润圆满的同悲老和尚合十当胸,无喜无悲、无嗔无怒,闭目静聆,高深莫测的样子,待杨展语毕,半晌才缓缓开口:
“华阳侯乃川西万民所望,正在气血壮盛之时,怎可弃国是、勋业于不顾呢?”
杨展一声长叹:
“实在经年以来,展经历颇多,感慨亦多,只觉人心难测,不若佛门清净。何况子侄辈都已成人,如今又得佳婿,足可以大事相托,因此便有了退身之想。”
眼看杨展蓬衣披发,言语对答间,更摆出了一副剃度出家的架势!
蟾儿听到这里,忍不住就要冲上去扯回自己的爹爹,却被南离轻轻拦住,向她摇了摇头,以指立唇,做了个“嘘”的手势。
陈氏夫人叹了一声,牵了一下南离的衣袖,指指月桂亭,意思你去劝劝。
竹凉亭外,还有一个俊俏的少年小和尚,侍立凉亭外,黄褐色的僧袍下,依稀是当年那个半大的光头孩童的模样。
南离轻步上前,先与小和尚打个招呼,小和尚不言不语,也是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南离便绕过去来在凉亭内二人身侧,深施一礼,一揖不起,左右成圈,口中称道:
“同悲大师,晚辈见礼,岳父大人,小婿有礼了。”
同悲老和尚也不起身,侧身单掌行个佛礼,另手串珠捻动,微笑道声:
“持一小哥有礼,有别经年,再见四郎,英姿更胜往昔。”
不提四郎还罢,一提四郎二字南离便有些想在和尚脑袋凿出个响亮的冲动。
杨展看到南离来了,似乎并不意外,只是淡淡地招呼道:
“持一回来啦,一起坐坐吧。”
南离向和尚点头微笑,有僮儿送来一只蒲团,便也进亭中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