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权不禁一愣。
这话从何而来?
跟杜栗抱有一样想法的读者不是没有。
但中二病患者在群体内的占比并不大。
仅仅是极少数的一些人。
绝大多数读者还是更愿意给‘西洲先生’套上‘才气逼人’、‘文学大家’、‘题材大师’等诸如此类的光环。
总归。
佩服之情。
溢于言表。
《盗墓笔记》的第一卷并没有多长。
<divclass='gad2'> 认真阅读的话。
一两个小时可能也就看完了。
慢一点的。
三四个小时撑死了。
所以中午一过。
网上。
关于这部的评价就纷纷的冒了出来。
“从没想过,一个盗墓题材的可以这么好看。”
“七星鲁王宫,实在是写的是惟妙惟肖,虽然一切都是虚构出来的,但我相信历史中肯定有类似地宫存在。”
“我以为是内容会是大篇幅的解密或者是鬼神之力,没想到会这么写实,太吓人了。”
“一个人在家看了会儿,现在脖子后面时不时的都在冒凉气,我该怎么办?”
“楼上哥们,你这胆子不行啊,再多看几遍练练吧。”
“大哥你是怕他不够害怕还是怎么着?想要吓死他?”
“又害怕又想看,这书实在是太折磨人了。”
“没想到‘西洲先生’不写那些侠者仙人,也能这么对我的胃口,果然,才华可以摆平一切不平坦的道路。”
“界第一人,没毛病吧?”
目之所及。
几乎全是好评。
从武侠、仙侠一跃到盗墓流。
纵然风马牛不相及。
风格幅度变化巨大。
让很多读者开始倍感不适应。
但就故事而言。
还是一如既往的精彩。
一个题材有一个题材的亮点。
这话不是白说的。
哪怕盗墓流派算是小众当中的小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