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满是敌意的土地上,以两万多人,面对数量惊人的对手,这种级别的对抗,哪怕战神韩信再世,杀神白起复生,武圣孙武诈尸,恐怕也很难保证自己能有一个全尸,更何况李愬了。
对于战局有了宏观了解之后,郭戎现在根本就不敢奢求李愬还可以再多做什么。
郭戎只希望李愬能够早一点和于谦统帅的长缨军侦察兵汇合,早一点明白自己的真实处境,找一个地方坚守到自己率领兵马抵达。
至于第二点则是胶东李师道。
原本郭戎对于胶东李师道仅仅是怀疑而已,自己亲率偏师绕路前往胶东仅仅是处于防止意外的考虑。
然而现在怀疑已经在吴少雄这里得到了证实,这也就导致自己从目的到策略都必须进行调整。
参与了叛乱但是并不是叛乱的主力,参与了反贼们在幽州的密会但是派去的是自己的亲信,进入了倭国但是却秘而不宣……
如果说河北三镇,刘总、王承宗、田季安是摆在明面上的棋子,
辽东诸族是被忽悠出来做诱饵注定沦为炮灰的傻子,
渤海、新罗、百济是准备趁火打劫的强盗,
东瀛的小鬼子们是贼心不死的悍匪,
陈宏志是一切幕后的推手,
那么郭戎感觉李师道就是潜伏在暗处,最狡诈,最危险随时准备择人而噬的那只恶狼!
郭戎现在有种后怕的感觉,如果不知道这种情况,带着偏师进入了胶东,就凭借手头这两个团不到七千人的兵马,未必就能够在李师道占得到便宜。
郭戎所担心的不是别的,平卢镇被肢解变成了胶东之后只留下了少部分力量,遗留下来的胶东军不过两三万人,而且还要分布在四州之地,确实算不上什么太强的力量,但是不代表李师道手中就不能有别的力量。
于谦从辽东传回的消息中,新罗、百济已经有了倭国武士的身影,胶东方向的消息还没有传来,可是谁也不敢保证李师道不会把倭兵引入胶东。
在这个时代,郭戎尚且没有和倭国交锋的经验,但是唐军是有和倭兵交锋的经验的,白江口双方可以爆发了一场大战。
最终倭国被大唐水师狠狠的揍了一顿,四万多倭军被一万多唐军打的抱头鼠窜,老老实实的派了一百多年的遣唐使。
根据郭戎从兵部调取的资料,参战的唐军将领包括刘仁轨在内对于倭兵的评价基本是相当一致的:
这些来自倭国的小矬子们矮小,装备差、战斗力一般,但是悍勇、顽强、不惧生死。
关于军队的数量和质量,郭戎从范希朝和韩弘的口中听到过差不多的判断:
兵贵精而不贵多,但是这是有条件的,但是如果精锐的数量太少,而杂兵的数量太多,精锐真的会被在无限的消耗中被消耗殆尽。
倭兵的战斗力确实有限,但是这些一根筋的狼崽子万一被李师道武装起来了呢?
如果真的有好几万倭兵,在没有足够准备的情况下,自己这几千人真就不见得不会吃亏,到时候万一被来自倭国的蚂蚁咬死了可就太亏了。
李愬那边郭戎是无能为力,但是胶东是自己必须解决的,郭戎随即开始考虑自己可以从哪里调来新的兵源?
如果不知道对手是陈宏志,不知道对方确实是举世攻唐,郭戎可以考虑,但是现在,长安方向,郭戎是一个兵,也不敢再抽掉了。
吴少雄清晰的说明了陈宏志的最初计划,辽东和吐蕃两翼,丰州的任迪简中路突击,思路清晰明快,长安可是大唐的中枢,也是命门,郭戎要承认这是个好计谋。
某种意义上说,陈宏志这一手也属于韩弘刚刚给自己演示过的阳谋!
任迪简已经在悄然间被干掉了,但是陈宏志既然欲灭大唐而后快,发起了举世攻唐,虽然郭戎相信陈宏志绝对不会只安排丰州一手。
郭戎不知道陈宏志到底有什么后手,但是郭戎知道一点,长安失陷是不可接受的,在长安留下足够的兵力,确保长安的安全,绝对是正确的。
至于后手,被削弱的勋贵有可能,不安的藩镇有可能,甚至就连被李诵、李纯厌恶打击的光头们都有可能……
但是郭戎知道一点,只要有十万新编禁军在长安,别说小部分敌军偷袭,敌军就算有百万大军,也绝对不可能攻破长安。
长安方向不行,那么正面吸引河北以及天下人注意力的东征平叛军的主力方向,显然也不能随意抽调。
否则一旦被叛军发现了异常,明白了自己准备不足,很容易将郭戎苦心营造出来的局面破坏。
陈宏志一旦确定自己的虚实和目的,弃置李愬于不顾,直接煽动三十万河北军倾巢而出,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