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突然出现的长缨军骑兵冲击之下,整整两万魏博、成德军,毫无反抗之力,正在以肉眼可见速度溃退!
一个突击,正面击溃魏博、成德军之后,长缨军的骑兵没有任何停歇,而是继续狂飙猛进。
先是重步兵肉身开道,然后是成建制的骑兵没有任何停顿的突击,再看看对方突进的方向,谭忠已经隐隐约约猜到了郭戎的思路!
谭忠认为如果自己没猜错,那么郭戎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不是接应乱民或者击溃魏博、成德军!
郭戎那小子的反击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谭忠自己!
换句话说,在三难的困境之下,郭戎和他的长缨军选择了破釜沉舟,孤注一掷,擒贼擒王!
短短两刻钟不到的时间,长缨军不仅从乱民中开辟了道路,打通了卢龙军骑兵构建的封锁,击溃了魏博、成德军的战阵,从这来看,长缨军的战斗力、执行力、意志力都堪称优秀,这一点哪怕以谭忠的眼界,也不得不说一个服字。
然而,乱民,卢龙骑兵,魏博、成德步卒,都已经被突破,自己也成为了擒贼擒王的目标,谭忠的脸上表现出的不是沮丧、不安或者其他什么负面的表情,而是一种满意的笑容。
郭戎敢于以力破道,正面突破,确实出乎了谭忠的预料。
郭戎敢于破釜沉舟,孤注一掷,更是让谭忠都不禁为之赞叹。
饶是谭忠见识广博,作战经验丰富到了极点,也没能预料到郭戎敢于在现在的环境下做出这样的选择和决定。
以力破道不是没有,但是一般都是在占据优势的时候,凭借强军在中路突破,打开僵局,而不是像郭戎一样,在处于明显劣势的时候用来搏命。
如果说以力破道还算有迹可循,那么破釜沉舟就真的属于传说中的存在了!
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这种东西谭忠听说过,但是也仅限于听说而已。
就谭忠从军五十多年的自己的亲身经历而言,绝大多数情况下,陷入绝境之后,混乱、溃散、败亡才是常态,能保证军心不乱,维持一定的防线,就已经堪称良将了,破釜沉舟这种东西,谭忠是不相信存在的。
以谭忠的经历、阅历、经验、指挥都想不到的东西,来自魏博和成德的那几个笨蛋怎么可能会想象的到!
谭忠把突前骑兵之后的进攻机会让给魏博、成德军,可以看做是陷阱,但是换一个角度也可也看做是机会,也正是因此,魏博、成德军才愿意接受这带有隐患的军令,毕竟,先锋代表的是军功,是封赏。
要知道从大唐立国开始,唐军就以军功立足,否则太宗也不可能在宣武门绝地反击,虽然一百多年过去了,虽然如今的朝廷已经衰弱了,但是无论是藩镇军还是禁军,只要还在唐军的体系之下,军功永远是最值钱的!
在胜券在握的情况下,自己为什么要把捡便宜的机会让给这些笨蛋,其实不就是为了防止郭戎这个小子出什么幺蛾子吗?
虽然谭忠不知道郭戎会做什么妖,但是他知道一点,狗急了可以跳墙,兔子急了还会咬人,实力强横的朝廷禁军怎么会那么老老实实的坐以待毙呢。
从现在来看,谭忠知道自己的这个决定是正确的,让掉了机会的同时,也让掉了风险,郭戎还有郭戎麾下的长缨军还真的玩出了新的花样。
平心而论,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自家的卢龙军碰上这种突袭,虽然会比魏博、成德军强点,但是强的也有限,至少不可能在短时间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所以,整整两万魏博、成德军在事实上,成为了自己麾下兵马的替死鬼。
“郭戎这小子果然是有点东西的!”
乍一听,这是对郭戎的称赞,但是通过种居高临下或者说长辈看待晚辈的称赞,可以看出,谭忠认为一切并没有超脱的他的控制范围。
郭戎的战术很成功,长缨军的步卒和骑兵非常强悍,但是这又能如何,就算这支骑兵真的能够彻底凿穿魏博军和成德军的战阵又如何?
因为在两万成德、魏博军之后,还有自己麾下两万卢龙军的步卒,在这两万人的身后还有一万充当督战队的卢龙军精锐。
人总是会累的,战马也会疲惫,杀透了这两万人的军阵之后他们又还能有多少的体力和冲击力呢?
所以,在谭忠的眼中,郭戎以及长缨军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根本不足以影响最后的结果。
相反,使得自己可以借助郭戎的手,将跟随了自己一路碍手碍脚的家伙干掉!
当然,这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没有什么别的变数!
比起经验、阅历郭戎远远不是谭忠的对手,比起心狠手辣、慈不掌兵,谭忠这种铁石心肠的家伙可以甩出郭戎十条街。
但是如果说起变数,那么十个谭忠加起来也比不上经历过截然不同两个时代洗礼的郭戎。
而郭戎自然也不会让谭忠失望!
在已经被鲜血浸透的董嘉引领之下,一刻钟不到的时间,沿着重步兵开辟的道路冲出来的长缨军骑兵已经彻底将魏博、成德军凿穿!
如同谭忠所预计的一样,突破了两万由魏博、成德军组成的溃兵之后,那支悍勇的长缨军骑兵没有任何停顿,而是继续大踏步向前推进。
随着前方长缨军骑兵突进,更多骑着战马的长缨军,正沿着步卒和骑兵开辟出来的通道,源源不断的向前跟进。
只不过,跟进的长缨军虽然都骑着战马,但并非都是真正的骑兵,大部分其实只不过是骑着战马的步卒而已。
准确说这些骑着马的步卒分为两类,一类是膀大腰圆的弓箭手,另外一类则是身体壮硕的陌刀兵和步槊手。
这些后续跟进的步卒中除了陌刀兵携带的是陌刀、步槊手携带的是步槊之外,剩余跟进的骑兵、弓箭手鞋带和装备的却不是常用的兵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