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些文章都是鼎鼎有名的儒门大佬所写的。
比如复社领袖张溥的【天理无常,驳‘小冰河’之歪理邪说】
比如东林大佬钱谦益所写的【颠倒人伦尊卑,驳许家庄‘以众为本、以人为宝’】
比如楼山先生吴应箕的文章【物竞天择,仁义互助者存,自私自利者亡】
以及大儒刘宗周的文章【穷兵黩武,安可盈久?】
等等。
这些文章的内容,都是读起来朗朗上口,慷慨陈词,痛击《东方时报》诸多观点的要害之上,可谓令人击节叫好,拍案叫绝。
只是通过茶博士们之口,这些之乎者也的文章内容,落到无数底层百姓的耳中,他们都露出了一脸茫然的表情:
“这说的都是啥?”
“俺是一句都没有听懂。”
“听的我脑壳作痛。”
“别念这个《江南时报》了,还是再念一遍《东方时报》吧,这里面的东西我喜欢听,能听懂。”
“没错没错,给我再念一遍《东方时报》,我加一壶茶,再给茶博士打赏二十文。”
“……”
最广大的普通百姓群体中,《江南时报》迅速受到了冷落,没能引起一丝的波澜,那十几篇反驳文章写的再好,普通百姓们这里,也得不到半句的赞同,毕竟这份报纸太不接地气了。
当然这些底层百姓群体,从一开始就没被儒生儒士们考虑进去,这些无知愚民要知道那么多干什么?乖乖的当好被统治阶层就行了,他们的意见不重要,他们的声音也不重要,只要乖乖的被代表进‘民’这个字眼就行了,甚至有时候他们都算不上民,而是被加税的对象,是被牺牲的对象,是死了都留不下几个名字的群体。
所以《江南时报》的发行,不会受到他们的影响,全是之乎者也的文章风格也不会改变,广大的儒生儒士、传统的读书人群体,则是主要的目标客户,只要争取到这个群体的舆论支持就行,并且也较为出色的达到了这个目的。
稳了。
儒门的基本盘已经稳了,可以松一口气了。
……
四月二日,上午。
《江南时报》第一刊正式发行后的第二天。
扬州城,本地最有名的‘锦春茶楼’,三楼的雅座间内。
坐在茶桌边的孙传庭,左手边放着一杯泡好的碧螺春茶,右手上拿着一份《江南时报》,而且鼻梁上还戴着一副近视眼镜,正一边喝茶,一边凑近阅读报纸上的内容,不时点了点头。
“不错,写的不错。”
“极为精彩。”
“便是吾,也写不出如此的好文章。”
今年四十一岁的孙传庭,虽然人到中年,但依然是仪表魁伟,身长八尺,精神极为矍铄的样子,而且他双手虎口有茧,力气很大,并且年轻时便武艺绝伦,能左右射,是个卢象升一样的能文能武的强悍人物,是这个时代的真人杰。
只是身为山西代州人的他,怎么跑到江南扬州来了?
自然是因为闲的。
因为他已经辞官赋闲十年了,最近实在是闲的蛋疼,便带着几个门客随从来到了江南,看一看江南的风土人情。
当然,这些年江南之地发生的变化太大了,尤其是冒出许家庄这个商人势力后,这个天下的局势走向,孙传庭渐渐的有些看不懂了。
毕竟他此前一直把流寇看作大明的心腹大患,关外建奴次之,产生了重新出仕匡扶天下的想法,但还没有诉诸行动,在许家庄的介入下,屡剿不灭的流寇完蛋了,建奴也遭到重创,剩下这个许家庄,成了大明最大的威胁,偏偏却和谐共存了下来,到现在还没有爆发冲突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