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院线系列、李国兴、竹社那群人,还要靠他吃饭赚钱!”
“港府都很难做事,他靠上超级大树了,你敢玩规则之外的阴招,内地波动供水一下,全港特么的直接从金融中心之一变的遍地贫民区,水都吃不上。”
“谁为了保证你的稿费不变不降低,做那么大事?”
“我言尽于此,你懂??”
挥手赶走浑浑噩噩一头懵的倪生,马成坤想了想,还是打了电话给赵总,“赵生,你不讲究啊,我东方日报被坑成什么样了。”
“要不这样,你帮我推荐几个内地作家呗,我给他们发劳工签证再运作下港人身份,然后给我东方日报供稿?”
“稿费什么都好说,我买人,你介绍一个作者我给50万……”
指望倪框这样的转型,难度太大。
他写了这么多年的风格了,快定型死了,还是买人最快,他不敢光明正大招募内地作家,运作运作就不难解决。
别说何情有了港岛身份证,去弯弯拍戏毫无难度,就是李智、刘佳玲什么的,不也是成年了才从内地来港岛,然后混娱乐圈风生水起?
真是神坑!
同时连载30几部新小说也才一个月而已,就这样了,他都不敢想以后怎么样了,反正吧,第一个月就卷的倪框稿费跳楼血崩。
这样子下去,金镛重新出山,也有的看了。
谈着谈着,马成坤突然一呆,“等会,赵生你说什么?炒作?艹,倪生稿费血崩也能炒的么?”
“我刚才答应他暂时不崩啊,算了,为了销量,只能放弃了,这样,等你搞的作家过来了,咱们就联合炒作,顺势让全港知道一下……鲨鱼群的降临。”
赵东淮那一挂十几份报纸,刊登了各式各样的科幻、武侠小说,都没有打过宣传攻势,正常渠道售卖,有读者意外发现,口口相传,口碑效应带起来的缓慢销量提升。
持续到现在,炒一波,也不是坏事。
至于给马成坤几个水准可以的作者信息,这个简单,他签好约的一百多作家不提了,后续又筛选出来的新的优质稿件,还在等着排队的还多着呢。
大把抓。
81年马成坤千字五百高调从明报挖倪框,本身也是一种炒作,不止让倪框文坛地位狂飙猛进,外界也对东方日报侧目不已,双赢。
持续三年多的合作,其实效果都很好。
无非是十亿人筛选出的创汇猛人,突然杀入500多万人口的港岛社会,名利名利,名利加上创汇的大任务。
让一些原本在舒适圈里呆久了的“大佬”们,突然悲催发现他们不是真大佬,是带双引号的那种。
倪框都被卷成这样了,还用说其他港岛作家么?
…………
4月18过去,孤胆飞虎在第一个工作日再次砍下120多万票房,对比昨天的260万,腰斩还多,但这也是五天,上映五天正式战破1000万港币票房纪录。
港岛影坛大地震。
不过这样的地震,对于倪生而言,就是愁肠百转了,熬了一夜粗看三十几部小说,每本都是从连载第一天起看到最新追更,快扫式阅读。
他想吐血了。
不讲武德啊,他被几十个行业大牛群殴了!
这些大牛们初转型科幻、武侠,文笔套路等还有强烈的风格割裂感,不适应等等。
但那也是灵感不断,都特么有人写现代人穿越到古代搞武侠了,有人写现代人获得武侠传承,在港岛社会里和各种黑恶社团争斗等等。
科幻远比武侠更坑,佳作不断。
好文太多了!
这不是遇事不决外星力学可破的。
他也上火了,要是稿费跌回千字一百还要审稿,那对他名气打击绝对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