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比起三个人,袁绍的儿子是最好的选择。不过,周恒是一个老六。袁绍的儿子对自己来说意义不大。或许在袁绍心中的分量,确实不是张颌高览辛评三人能够相提并论的。但自己想的是,你过来做质子,不就是自己人了?他准备把这些人挖到自己的墙角。而袁绍的儿子,自己根本不可能挖墙脚挖过来。那就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了。这也是他为什么会选择三人的原因。第二天。周恒直接让自己的兵马在城外驻扎。然后让张辽赵云,带着自己的三封亲笔书信,前往徐州。第一封,自然就是给糜竺的。虽说现在对方已经全心全意的投靠了自己。这件事情你自己可以全权做主。但是,对方可不是自己纯粹意义上的手下。而是自己的好兄弟,大舅哥,是自己起家的根基。还是要询问一下对方的意见。将所有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之后,甚至将他跟袁绍的合作,也是全盘托出。外加上准备忽悠张颌高览辛评,他们三个人做自己的手下的谋划,也一起说了出来。什么?你说他们三个人对袁绍忠心耿耿,基本上不可能被策反。那没关系。袁绍死了不就可以了吗?反正袁绍也活不了太久。一句话,你如果同意的话,就跟赵云一起前来。如果不同意的话,哪怕是冒着彻底得罪袁绍的情况。他也绝对不同意。大不了直接杀出冀州。第二封书信是给糜贞的。还是说她大哥的事情,这件事情还是要给自己的夫人透下气。要不然的话,一旦被误会了,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周恒,自然不可能不跟自己的夫人通气。第三封,则是准备交给江淮的糜芳。不过这是在糜竺同意的情况下,才会给的。当然,周恒用屁股想也知道糜竺一定会同意。毕竟这件事情对自己来说确实是百利而无一害。还可以光明正大的挖袁绍墙角。何乐不为?糜竺最多只能算是来度假。过不了几天就会被自己接回去。当然不可能拒绝。所以提前写了下来。让他交给远在江淮的糜芳。让他回到徐州主持大局。江淮留廖化周仓两个人就可以。糜竺走了,糜家那么大的基业,自然要有人来主持。又有什么是比糜芳更加适合的呢?其实,在做官统兵政治和大局的方面,糜芳确实是不如糜竺。可单说,在处理家族的一些事情上,以及商业管理上面。糜芳无疑要更胜一筹。这也是为什么,在之前是糜芳在处理家族的事情。而糜竺选择在刘备手下,做文官的原因。各有各的用处。先前周恒需要糜芳,前往江淮布局,所以只能把徐州的事情交给糜竺来做。如今糜竺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自然要把糜芳给叫回来。当然,让张辽,赵云一起回徐州,除了为了接糜竺过来之外。也有些让张辽接替糜竺位置的意思。统领徐州兵马,抵御刘备和吕布。毕竟,你不可能说糜竺走了,徐州群龙无首吧。自然需要我一个人回去统领大局。糜芳,很显然还没有这个能力。周恒现在手下唯一一个有这个能力的人,也就只有张辽了。赵云你让他冲锋陷阵没问题。你让他统领一座城池的人,还是有些捉襟见肘。所以就路上做个保镖。保护一下糜竺的安全。一切等自己回去再说。并且,为了防止路上被曹操拦截。周恒还特意让他走了青州的路线。比起从兖州穿过。有着袁绍开的路灯。一路畅通无阻的,从青州过去,岂不是最好的选择?两个月后。这是周恒来到冀州,整整一年零四个月时间。如今正值建安三年九月。糜竺总算是姗姗来迟。之所以花这么长时间,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糜竺,要把徐州的事情给处理好。还要等糜芳回到徐州,并且让张辽成功的统领徐州的兵马。也需要一段时间磨合。才花费了这么长的时间。如果按照正常的时间,冀州离徐州又不远。快马加鞭的话。最多不会超过七天的时间,就可以赶到徐州。一来一去,半个月的时间就够了。对于这样的现象,辛评也没有办法。他也知道糜竺的身份,不可能说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也是需要一定的布置。而在这两个月的时间,周恒也跟张颌高览,还有辛评混熟了。四个人的关系怎么说呢。有点像知己,有点像朋友,又有点像主仆,还有点像敌人。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尤其是辛评。从周恒口中爆出来的观点,以及他那个后世的各种文学作品。总是会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如果不是他们辛家,早已经绑定在了袁绍的这艘战船之上。恐怕他想投靠在周恒的麾下的心都有了。没办法。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周恒的观点,以及各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新奇知识。总是能够让人眼前一亮。这让对方在这段时间很是纠结。作为朋友。不该算计周恒。可是作为对手,他又没有选择。所以现在几人的关系非常的古怪。至于张颌高览,这段时间,也是从之前的敌意变成了知己好友。尤其是在袁绍的麾下。袁绍此人任人唯亲。如果不是他的嫡系,是很难在他们的手下混到高位。哪怕他们作为河北四庭柱。可现在袁绍的麾下,依然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感觉。因为他们不是袁绍的嫡系。至少作为颜良文丑,还差得远。更不用说韩猛,淳于琼,高干,这种嫡系中的嫡系了。毕竟,他们跟这些将军不一样。他们最早是在韩馥的手上,根本比不上他们那些跟随袁绍一起打拼的人。这也是为什么在后期。袁绍宁愿让淳于琼这种志大才疏的人,镇守乌巢这么重要的地方。也没有用他们的原因。而如今,周恒的麾下,唯才是用。跟袁绍形成鲜明的对比。:()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