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了合适的粘合剂后,宋遥开始筹备砖窑的建造。由于缺乏经验,他不清楚建造一个稳固的砖窑究竟需要多少砖头,只能秉持“多多益善”的原则。毕竟,砖窑需经受二次烧制的考验,一次成型能有效避免二次烧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均匀问题。即便已找到相对理想的粘合剂,水分比例仍需反复试验。究竟添加多少水才能确保最佳效果,使砖块黏合得更牢固,这都需要宋遥不断探索。后续的烧制过程中,宋遥将备好的砖块放入窑中,全程监控,力求获取最精准的数据。转眼间,又一个多月过去了,部落已被深秋的气息笼罩。四周的树木几乎全都染上了金黄,气温也逐渐下降,尤其是早晚时分,不添衣几乎难以抵御寒意,宋遥甚至已穿上了长袖。经过一个多月的辛勤烧制,部落内已积攒了一万多块砖头。为了尽快完成砖窑的建造,宋遥吩咐陶和瓷,只要部落没有制陶的需求,便要四座窑同时开工,全力烧制砖块。四座窑每日至少能产出百余块砖,成果颇为可观。既然砖头储备已足够,砖窑的建造也提上了日程。对此最为兴奋的莫过于陶和瓷。现有的土窑已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而即将新建的这座窑,虽被宋遥称为砖窑,但实际上不仅能烧制砖块,其他各类物品也皆可烧制。可以说,这座窑完全能取代土窑,甚至堪称一个加大加固版的土窑,令陶和瓷充满期待。相较于土窑,新砖窑将更为坚固耐用,一次性烧制的物品数量也将大幅提升。过去,部落中许多无法通过土窑烧制的器物,待这座砖窑建成后,便有望问世。尤其是部落里的水缸,受限于土窑的尺寸,最深不过五六十厘米,与其称其为水缸,倒不如说是大号盆子,储物能力有限。宋遥计划用两天时间完成砖窑的建造。第一天,他将集中精力打好地基,确保基础稳固;第二天,则直接砌筑砖窑,并用炭火均匀烧制一两天,以确保黏土充分粘合砖块,达到最佳效果。砖窑的设计形状与土窑相似,力求简洁实用。宋遥深知,初次尝试不宜过于复杂,坚固耐用才是首要目标。选址方面,砖窑紧邻现有的土窑,几乎贴着土坡而建。这样一来,新建的砖窑将拥有一个可直接从上方进入的入口,相比使用梯子更为稳固便捷。尤其在运送物品入窑烧制时,能大幅降低陶器等易碎品的损耗,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砖窑的主体依旧呈圆柱形,但相较于之前的土窑,其规模显然更为宏大。土窑的直径最多不过一米有余,而眼前这座砖窑的直径已扩展至三米,堪称巨构。其高度亦颇为可观,达到了两米有余,几乎是土窑高度的两倍。即便扣除底部燃烧室的空间,上方的有效高度仍足有两米。宋遥对建造工具的准备同样一丝不苟。此次砖窑的建造难度远超以往土墙,技术要求也提升至全新层次。因此,连工作凳也进行了升级,不仅高度增加,还备有不同高度的凳子,以确保每个人都能以最舒适的状态进行砌墙作业。负责和泥的依旧是陶和瓷,他们堪称部落中对黏土掌控最为精湛的匠人。凭借一双狼巧手,他们能精准感知黏土的细腻程度与水分含量,确保黏土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以便更好地粘合砖块。在砌墙的主力阵容中,宋遥带领六名工匠并肩作战。他们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便能心领神会。其余人员则负责递送各类建筑材料,整个团队如同一台精密运转的机器,高效而有序地推进着砖窑的建设。在筑墙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莫过于地基的打造。这绝非像搭建牲口圈那般可以随意应付,尤其是砖窑的地基,必须采用双份砖砌法。除了主体结构的两层砖块,内外两侧还各增设了一层砖作为额外支撑,确保其稳固性无懈可击。当地基稳固奠定之后,宋遥安排大家稍作休憩,并趁机对地基进行了一番烧制。考虑到后续还需堆砌大量材料,地基的坚实程度至关重要。此次烧制并非深入处理,主要是为了加速黏土的干燥过程,因此利用一顿午餐的工夫便已足够。午后,迎来了工程中最为艰巨的阶段。宋遥亲自率领众人,一层层向上垒砌砖块。得益于部落特制的砖头形状,只需将黏土均匀涂抹其上,再用力压实,便能紧密贴合。只要确保黏土分布均匀,基本不会出现大问题。部落中的成员对此早已驾轻就熟,对他们而言,这样的工作难度并不算高。宋遥在部落里忙碌着砌筑砖窑,他发现手中的砖块大小不一,这让他在砌墙时不得不格外小心,以确保墙体的垂直度。这些砖头并非标准的制式砖,有的稍大,有的略小,单靠线坠并不能精确判断,很多时候还得依靠肉眼观察。以前制砖时,宋遥并未觉得这是个多大的问题,但如今真正动手砌墙,他才深刻体会到其中的差异。如果部落里的砖块都是统一尺寸,那砌墙的过程无疑会简单许多。尽管过程颇为繁琐,但只要足够细心,还是能够应付的。毕竟,这座墙的高度不过两米多,只要中间的灰浆抹得均匀,误差并不会太大。经过半个下午的努力,砖窑终于初具规模。底部稍显宽大,而顶部则略窄,按照经验,这样的结构烧制出的成品质量会更高。为了增强稳固性,宋遥还在内部抹上了一层陶土,待其烧结实后,砖窑将更加坚固。然而,由于部落的技术尚不成熟,宋遥这次并未敢在窑体上开设窑门,否则在烧制过程中放入土坯会更加便捷。不过,砖窑内部空间足够宽敞,足以容纳人下去托举,总体来说还算方便,并未带来太多麻烦。:()回到原始搞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