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律的实施的确提高了煜国的整体税收。】
【但是依然有着不少地方并不适合做生意!】
【“我们的地方财政,如今也就勉力维持。”】
【“现在再多了个报纸。”】
【“那收入与支出。”】
【“根本就无法保持平衡!”】
【想到这里。】
【他们的脑袋都要爆炸了。】
【但别的地方都创办了报纸,自己本地却无动于衷。】
【若是让内阁知晓此事,对他们官路的影响是极其不好的!】
【“可是。”】
【“我们地方。”】
【“总不能为了能创办报纸。”】
【“而将其售卖价格升高,让百姓来分担那成本吧?”】
【这些官员也知道,这样是绝对不行的。】
【因为朝廷的报纸就卖这么点钱,若是地方卖得比它还要贵的话,百姓根本不可能接受,甚至说不定,还会给他们带来更严重的影响!】
【所以。】
【有些官员干脆将困难上报内阁。】
【哪怕这会被怀疑是不是能力不够。】
【可至少不会给当地财政带来困扰。】
【但也有些官员另寻蹊径,既然不能将成本转移给百姓,那是不是能够将其转移到……商人的身上呢?】
【“也不是转移到他们的身上。”】
【“而是让他们为本地做贡献!”】
【“创办报纸。”】
【“利大于弊!”】
【“他们稍微出点力,也是应该的吧!”】
……
金銮殿里。
看着那推演的未来。
不少臣子的眉头都皱了起来。
将报纸的成本转移到商人的身上。
乍看一下。
这似乎并无多大问题。
“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