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嘴角微微上扬,勾勒出一抹轻柔的微笑。那笑容宛如春日暖阳,散发着丝丝缕缕的温暖;又似一阵清风拂过湖面,带来几分释然与宁静。只见他缓缓抬起头来,目光凝视着眼前的女子,轻声说道:“你无需如此惶恐,今日所发生的一切,其实只不过是朕心中那些积压已久、无处宣泄的话语罢了。当朕第一眼见到你的时候,就感觉仿佛终寻到了那个能够聆听朕心声之人。虽然你身为一名小小的乐女,身份卑微,然而你的琴音却犹如那山间清澈甘甜的泉水一般,沁人心脾。正是由于你的这如仙乐般美妙动听的琴声,勾起了朕内心深处诸多尘封已久的回忆,也正因如此,朕才会在此时此刻,突然萌生出想要向你倾诉的念头。”“我知你内心的忧虑和担忧,但请相信朕绝非那种残忍嗜杀之徒。你今日所听闻之事,权且当作是你我之间冥冥之中注定的一场奇妙缘分吧。从今往后,你仍旧还是那个在宫廷之中弹奏乐曲的乐女;而朕呢,则依然会是端坐在那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之上,肩负着天下苍生福祉重任的皇帝。不过,朕衷心地期望,日后你再为朕轻抚琴弦之际,能够对朕多增添那么一丝理解,以及更多的心灵共鸣。”肖瑾儿听完这番话语之后,只觉得自己的心间仿佛有一股温暖的热流缓缓涌动起来她情不自禁地抬起头来,目光直直地望向眼前这位高高在上的嘉靖皇帝。只见他那一双原本就深邃如渊的眼眸此刻更是显得格外温柔,其中似乎还蕴含着几分难得一见的信任之情。肖瑾儿微微欠身,动作轻柔优雅地行了一礼,那身姿仿佛风中摇曳的花朵一般婀娜多姿。紧接着,从她口中传出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蕴含着一抹坚定不移的意味:“陛下您如此宽宏大量,不计前嫌,肖瑾儿对您真是感激涕零啊!”嘉靖皇帝听到这番话后,只是略微地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已经知晓。他那深邃而锐利的目光缓缓地从她身上移开,重新投向了遥远的天际。那里白云悠悠,似乎隐藏着无数不为人知的秘密和故事。就在这时,嘉靖皇帝那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嗓音再度轻轻地响了起来:“既然如此,那么你是否还想要听听朕接下来要说些什么呢?”这简单的一句话,宛如平静湖面上投入的一颗石子,瞬间激起层层涟漪。肖瑾儿毫不犹豫地抬起头来,迎向嘉靖皇帝那令人捉摸不透的目光,轻声说道:“陛下,如果此刻您的心中有任何烦闷或者不畅快之处,那就请将瑾儿当作一个忠实的倾听者吧。无论您想说什么,瑾儿都心甘情愿地聆听!”她的话语如同春日里和煦的微风,温柔且抚慰人心。“那好!自那以后,朕便将所有的不甘与愤恨深埋心底,默默地选择了隐忍。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朕一直在等待着那个能够扭转局势、一雪前耻的契机。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让朕等来了这样一个绝佳的机会。”“当时,礼部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员张璁,偶然间看到了由毛澄先生精心撰写的那份奏疏。这位野心勃勃的张璁瞬间意识到,这或许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飞黄腾达之机,一个能够攀附巴结朕从而平步青云的绝好时机已然来临。于是乎,他绞尽脑汁、费尽心思地挥笔写下了一篇堪称惊世骇俗之作。”“在这篇文章里,张璁可谓是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其论述之详尽令人咋舌。而他如此大费周章的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要向朕阐明一个至关重要的观点——朕作为天下之主,想要认谁做父亲皆可随心所欲。”“当朕读完这篇言辞恳切、条理清晰的大作之后,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朕兴奋得手舞足蹈,甚至忍不住高声呼喊‘我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认回我的亲生父亲啦!’然而,此刻的朕也许真的高兴得太早了些。”“因为就在朕满怀期待之时,时任内阁首辅的杨廷和却站出来表示强烈反对。这位老谋深算的杨廷和在面呈于朕时,竟然毫不留情地丢下这么一句话‘此人究竟算是个什么玩意儿?国家大事岂容他在此信口胡言乱语!’话音未落,只见他衣袖一挥,转身扬长而去,全然不顾及朕身为一国之君的威严,丝毫未曾将朕这个皇帝放在眼中。”“朕这回可是真真正正地动怒了!盛怒之下,朕毫不犹豫地下达了一道旨意至内阁,责令他们即刻撰写文书,册封朕的双亲为皇帝与皇后。然而,朕终究还是将此事想得过于轻巧了。残酷的现实摆在眼前——即便贵为天子,亦有无法顺遂心意之事,而这一切只因杨廷和一人反对。”“不得不说,内阁的行事效率堪称极高,其反应之迅速令人咋舌,处理事务更是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未曾想到,那杨廷和竟如此大胆,甚至连一封正式的回函都不屑于给予朕,便直接将朕亲手所书的那封手谕封存起来,并原封不动地退还予朕。”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哼,但他休要妄想仅凭此举便能迫使朕就此妥协退让!朕绝不会甘心做一个这般憋屈窝囊的皇帝!朕已然下定决心,定要与他杨廷和抗争到底。如今想来,宫中支持朕之人着实过少,力量薄弱。于是乎,朕当机立断,立刻下达圣旨,宣召在安陆的母亲速速入京。事后回想,朕深知此决策乃是明智之举啊!”“原本母亲心中怀揣着进京成为太后的美好愿景,一路上满怀着期待与憧憬。然而,命运却给了她一记沉重的打击。当她们一行人艰难地行至通州时,一则惊人的消息如晴天霹雳般传来——竟是杨廷和从中作梗,导致这一切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母亲得知这个噩耗后,心如死灰,原本炽热的心瞬间坠入冰窖。她深知,如今别说是太后之位遥不可及,就连自己心爱的儿子恐怕也要失去了。于是,母亲毫不犹豫地下令停下车架,坚决不再向前迈进半步。同时,她迅速派遣使者前往京城,言辞坚定地传达出自己的立场:在名分尚未确定之前,绝不会踏入京城一步。”“而远在宫中的朕,听闻母亲即将抵达的喜讯,内心不禁涌起一股难以抑制的兴奋之情。朕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母亲,感受那份久违的温暖与关怀。趁着这股热情未消,朕果断采取行动,同样派出亲信之人前去告知杨廷和,如果他再不赐予我的父母应有的名分,那么母亲将不再前来京城,而朕也宁愿舍弃皇位,回到安陆去做一个逍遥自在的土财主,再也不想当这看似尊贵实则处处受限的皇帝!”“话说那张璁此人向来机敏过人,此番竟也瞅准时机,奋笔疾书,再度撰写了一篇有关礼仪的雄文。其目的昭然若揭,便是要逼迫那权倾朝野的杨廷和作出让步,给予名分。一时间,这局势变得愈发紧张起来,三方势力遥遥相应,彼此角力,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不死不休之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我方竭尽所能,终究未能如愿以偿地取得这场争斗的胜利。只因我们所面对的敌手乃是杨廷和,此人心机深沉,手段高明,实非等闲之辈。就在众人都以为这场纷争将会愈演愈烈之时,杨廷和却出人意料地采取了行动。”“他匆匆入宫,待见到朕之后,他面色凝重地告知朕,内阁已然做出决议,决定将朕的生父尊称为兴献帝,生母则封为兴献后。如此一来,倒也算是对朕有了个交代。”“朕闻听此言,心中虽略有不满,但念及大局,也只得暂且接受这个结果。可谁知,朕的母亲却并非那般容易被打发之人。在她眼中,杨廷和此举无疑是在敷衍了事,根本未将朕与皇家的尊严放在心上。于是乎,母亲坚决主张在封号之中必须加上一个‘皇’字,方可彰显尊贵。”“这本不过是一场关于名号的文字游戏罢了,可杨廷和显然并不这么认为。他以一种看似极其简单直接,实则异常有效且强硬的方式,向朕传达了他内心深处的不满之情。”“话说,如果非要加上那个字也是未尝不可的,可如此一来,杨廷和便放出狠话,声称要辞官归乡、撂挑子不干啦!这一招棋着实厉害,直打得朕有些手足无措。毕竟朕刚刚即位没几日啊,内阁首辅竟然这般决绝,倘若他真走了,朝廷内外诸多事务又有何人能够妥善应对呢?思来想去,朕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退让。没办法呀,朕只能暂且放下自己原本坚持的想法,权且先向这位杨廷和大人屈服。不过嘛,嘿嘿,这只是表面上做做样子罢了,朕可不是那种轻易言败之人!”“次年,又是这个张璁,与那桂萼联手率先挑起事端。他俩一同给朕上书,言之凿凿地指出当下所用的称谓实非恰当之举,应当重新议定礼仪规范。当这份奏疏呈到朕面前时,朕自是心花怒放,喜不自禁呐!朕当即传召杨廷和前来问话,想听听他对此事究竟持何看法。其实,为了能搞定杨廷和这块难啃的‘硬骨头’,朕早已暗中筹谋多时,做好了充足的应对之策。但万万没想到哇,此次杨廷和的反应大大超出了朕的预料之外。他既未明确表示反对,亦不曾点头称是,仅仅只是微微轻叹一口气,缓缓言道:‘微臣已然年老力衰,恳请陛下恩准臣告老还乡、荣归故里吧。’闻听此言,朕不禁大吃一惊,但稍作沉吟后,朕还是应允了他所请之事。”“朕原本觉得这件事应该已经快要接近尾声了,未曾想,转眼已至第三年。就在此时,在内阁大臣们的暗中指使之下,礼部尚书汪俊竟然挺身而出,毅然决然地上书进谏。然而,此人显然深谙团结就是力量之理,绝非单枪匹马地冲锋陷阵。这位心知肚明,众人拾柴火焰高,故而成功煽动了多达七十三位大臣与他并肩作战,共同上书。那奏折之中,可谓是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各种事例信手拈来,直抒胸臆,大发感慨之情。不仅如此,其落款更是张狂至极,公然宣称道:‘八十余份奏疏以及两百五十多位大臣,都与微臣持相同之见解。’”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若是放在一年之前,面对此情此景,或许朕早就诚惶诚恐地低头认错,乖乖投降认输了。然而,历经与杨廷和那场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激烈争斗之后,朕已然脱胎换骨,再也不会对任何人产生丝毫畏惧之心。只因朕如今已然彻悟,在这个世间,唯有具备真正实力之人方能主宰一切。”“只是,此番站在朕对立面的毕竟是一大群饱读诗书之士,若要论及学历学识、口舌之利,朕着实难以与这些大臣相抗衡。思来想去,朕灵机一动,当下便下达了一道旨意,决意给这群大臣们找点乐子——速速传召桂萼、张璁入京。既然尔等执意闹腾不休,那朕便干脆将事情彻底闹大,举办一场规模空前的辩论大会,倒要好好瞧瞧究竟是谁更能言善辩,谁又能够在这场唇枪舌战之中胜出!”“内阁那帮大臣们一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慌乱不堪。要知道,他们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如果让张璁等那些强硬派人物进京来当面辩论,那他们肯定会输得一败涂地!这其中的缘由再明显不过了,因为从道理上来讲,他们根本就站不住脚啊!非要逼着皇帝不认自己亲生父亲,这能有什么正当理由可讲呢?”“于是乎,这帮平日里趾高气昂的大人们立刻就服软认怂了,忙不迭地表态说道:‘皇上圣明,咱们觉得应该在兴献帝后的名号前面加上‘皇’字才行啊!’听到这话,朕心里那叫一个高兴啊!哈哈,朕的目的总算是达成啦!当然喽,既然内阁都这么说了,那张璁和桂萼自然也就没必要千里迢迢地进京来了。”“其实吧,对于当前这种局势,朕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只不过嘛,朕那年才刚刚满十八岁而已,说到底还只是个涉世未深的孩子罢了。所以呀,很多事情可能考虑得确实没有那么全面周到。这不,到现在为止,朕居然莫名其妙地多出了俩爹来!一个是明孝宗,他老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先帝;而朕真正的亲爹呢,则只能屈居第二,而且那个名号听起来也是怪怪的——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唉,想想还真是让人有些头疼呐!”“且说那张璁奉命进京,怎奈此人乃是个慢性子,一路磨磨蹭蹭,此时方才走到凤阳地界。而就在这时,朕派遣的传旨特使快马加鞭地赶到了此地。那特使见着张璁之后,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但反观张璁,却是一副不慌不忙的模样。”“待特使传达完圣上旨意后,只见张璁微微摇头,缓缓开口对特使说道:‘特使,您告诉陛下,他可是被那些大臣们给忽悠啦!依臣之见,这些礼官们之所以会主动提出让步,无非就是害怕微臣等人进京与他们当面对质罢了。倘若陛下此刻就此罢休,不再坚持己见,那么天下后世之人恐怕依旧无法知晓陛下他亲生父亲究竟是谁呀!’”“闻听此言,特使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心中暗自思忖道:“这张璁所言似乎颇有几分道理……”当下便不敢怠慢,赶忙将张璁这番话原原本本地转达给了朕。”“朕听闻之后,犹如醍醐灌顶一般,瞬间恍然大悟,一拍大腿叫道:‘哎呀!朕怎么就没想到呢?原来竟是中了大臣们的缓兵之计啊!’于是乎,朕当即果断地下达诏令,收回之前的命令,并下令继续让张璁和桂萼二人速速入京。”“朕说了这么多,你可听得懂其中深意?”嘉靖目光如炬地盯着眼前的肖瑾儿,只见她那娇美的面庞上露出一副似懂非懂的神情,让人不禁心生怜爱。肖瑾儿眨了眨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微微颔首,轻声回应道:“回陛下,瑾儿似乎明白了一些。陛下您想要认回自己的亲生父亲,然而朝中那些大臣却横加阻拦,为此事他们争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这一吵便是数年之久,至今仍未得出一个最终的定论呢。”“哈哈哈哈哈……”听到肖瑾儿这番话,嘉靖忍不住仰头大笑起来。他用赞赏的眼神看着肖瑾儿,连连点头称赞道:“妙哉!妙哉!朕滔滔不绝讲了如此之多,没想到被你这小丫头片子一句话便给总结概括了!当真是精辟至极啊!”肖瑾儿听闻此言,顿时羞红了脸,连忙低头欠身行礼,怯生生地说道:“陛下谬赞了,瑾儿只是胡乱猜测罢了,若有说错之处,还望陛下恕罪。其实瑾儿对这些朝堂之事了解甚少,实在是听得不甚明白呀。”……:()待君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