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到此时,一个小太监从殿外跑进来奏报:苏州知府白文送来加急奏章。白老头的奏章来得真他娘的恰到好处啊,这种配合简直天衣无缝,赵易心中暗笑。刘太后看完奏章眉头微蹙看向文官队伍问道:“司农寺、户部,你们可曾往苏州调拨银两?”“启禀圣上,启禀太后,没有朝廷旨意户部怎敢动用国库?”一个紫袍金带的四十多岁的大臣出班跪到,他是户部尚书刘凤超。“启禀圣上,启禀太后,司农寺没有往苏州调拨过银两,也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杨蔚之大人答道。“可白文在奏章中明明说朝廷出的银两,是赵爱卿亲手给他的。赵爱卿这是怎么回事?”刘太后看着赵易问道。“回皇上太后,请恕微臣欺瞒之罪,其实微臣也是没办法,出钱的人说只有以朝廷名义才肯出钱。”赵易故作深沉的说道。“哦,还有这等事,出钱的人是谁啊。”刘太后问道。“回太后,微臣既然答应人家,如果说出来就言而无信了,请太后治臣之罪即可。”赵易说道。“又是大成钱庄吧?”刘太后笑着对赵祯耳语几句。赵易跪在当地神色平静但一语不发,既不肯定也不否定。满朝文武大臣哪个不是人精,看赵易的脸色也能明白。大成钱庄,又是大成钱庄,从此这个钱庄想不出名都难啦。众人只见赵祯从龙书案后站起身来,转过龙书案走下丹墀来到赵易眼前,伸手搀扶起赵易说道:“赵爱卿平身,赵爱卿此次赈灾殚精竭虑、劳苦功高,真乃我大宋忠正谋国之臣。”朝中大臣都被这一幕惊呆了,皇帝亲自走下丹墀亲手搀扶大臣还是第一次见,这是何等殊荣啊。司农寺卿杨大人见机急忙上前,不失时机的呈上万民书和万民伞。对赵易当着皇上、太后和满朝文武大臣的面把赈灾功劳归到自己身上感激不尽,此时正是投桃报李的好时机:“启禀吾皇,启禀太后,赵大人回京的时候,当地百姓送上万民书和万民伞,感念朝廷赈灾恩德。万民书中提到素清道姑为灾民治病的事情,据百姓所言她半个月左右治愈患者三百余人,无偿赠药上千副,当地百姓称之为女药王、活菩萨。”太监下来接过万民书和万民伞,转身走上台阶呈给皇帝和太后。赵祯看了几眼交给母后,刘太后仔细看了一阵,边看边点头微笑。王署一见心里顿时紧张起来,刚升任御史中丞的他急于立功,没想到第一脚便踢在石头上,他心中暗恨手下查事不明,回去之后必须狠狠整治。思想间他猛地听到刘太后冷冷喝道:“王御史,你看看这个。”太监从丹墀上下来,把万民书和万民伞送到王署手上。王署哆哆嗦嗦接过,根本没有心思仔细看,细细的汗珠从乌纱帽边缘渗出来。“你还有何话说?”刘太后说话的语气更加冰冷。“启禀皇上、启禀太后,微臣听信属下之言,一时失察,请皇上、太后治罪。”王署跪倒在地冷汗直冒。“赵爱卿,御史台诬陷于你,应该怎么处置?”刘太后问赵易道。赵易没想到刘太后把皮球踢给了他,回京后杨蔚之大人跟他透露了御史中丞王署的身份——前宰相寇准的女婿。赵易对寇相非常敬仰,因此也不想把王署怎么样。想到此处,赵易急忙跪在王署身侧叩首道:“回皇上、太后,御史台纠察百官之失是职责所在,王大人本意不错。治国重在治吏,吏治清明必然国富民强。”“吾在问你如何处置御史台,你怎么说到治吏上去了?”刘太后问道。“启禀太后,王大人弹劾微臣是职责所在,也在督促微臣行稳致远并无大的过错。俗话说灯不挑不亮,理不辨不明,烈火才能炼真金。微臣请求皇上、太后不要因言治罪,朝堂上无人敢言才是治国治吏的大忌。微臣只希望以后御史言官在弹劾大臣前要深入调查,务必轻流言重证据。”赵易回答道。“王大人,你听听赵大人是不是在为你说话?”刘太后的神情缓和了许多,与欣赏赵易的才气相比,她更欣赏他的心胸。“多谢皇上、太后,多谢赵大人。”王署实在没料到赵易会以德报怨,心中由衷的感激。此时此刻,丁谓的老脸都黑了,但老谋深算的他时刻观察着刘太后的态度,默默等待着最佳的出手机会整治赵易,可惜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永远没了机会。与丁谓心情相反的是丹阳郡王赵守节,他对爱女举荐的这个青石县令已不是简单的满意而是震惊,震惊于他如此年轻居然一出手就从根上解决了朝廷赈灾的难题,以优异成绩通过太后的考核考验。此时的丹阳郡王只看到了赵易的年轻有为,如果知道这个少年与自己爱女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私自定下终身,恐怕一口老血都得喷出来。一场风波很快平息,下朝后出了皇城王署寻了个机会追上赵易,看看左右无人紧紧拉着赵易的手表达着感激之情。“王大人不必客气,赵某久仰大人清廉干练,更仰慕令岳父寇准寇相爷。”赵易低低说道。第一次有人深深的理解自己,王署一时间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自从刘太后在丁谓的撺掇下贬了他岳父的宰相之职,并发配到边远地区为官,满朝文武大臣都刻意和他保持着距离,再加上御史中丞这个得罪人的职务,自己在朝中的日子极不好过。今天他见赵易并没有趁机落井下石,而且敢于对自己吐露心声,心中越发的感激,握着赵易的的手也更加用力。直到赵易“哎呦”一声,他才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拱拱手上轿而去。赵易望着王署远去的背影笑了笑,谁得罪了御史言官以后的日子肯定不好过啊。:()在北宋的逍遥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