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外面一向表现的很刚强,平常也是报喜不报忧———如今我逗他他都不捧场了,还叫我帮忙,事情还没办就宽慰我,肯定是碰到了很难解决的事。
越想越觉得他可怜。
不管什么事,我一定尽我所能通通帮他解决了。
于是我很是贤良淑德的对他表态:“我现在就走,你别急,我肯定会尽最大努力给你查的明明白白水落石出的!你就放心吧!”
少主:“……也没那么急,你后天动身也不晚。”
我抄起账本,恨铁不成钢的道:“你就别安慰我了,你看你都愁成啥样了,都急病乱投医了还说不急!”
……
我拿出少主给我的钱袋,里面沉甸甸的,塞着一个虎头黄金令牌,还卷着一沓银票,随便抽出一张,面值一百两。
五十张就是五千两。
莫名想起上一次他给我五千两的事,我扑哧乐出了声。
然后又有点愁。
古代的一两放到现在,就算不能当一百块花,也值五十块了,我当时那么大一个客栈,加上数十匹骏马,也就值三千两。
差旅费自然用不了这么多,这是连打点的赏钱都给我准备好了呀。
自家产业,打点疏通尚且要上千两,这说明什么,说明里面走空的银子绝对不少。
我赶路用了两天半,又熬了一个通宵抄账本————把汉字换成数字,竖排换成横排,快速手算一遍。
当然,账本不重要,毕竟写的东西都是可以人为调整的,假设我要查的是个饭馆,每天一百桌客人,账房硬是写五十桌,只看账本的话依旧没辙。
但幸亏不是饭馆。
我又把所有掌柜和账房叫到一块,去盘仓库。古代虽然没有水电煤,但是制盐是有煮沸这一步骤的,所以再查他们火炭的消耗与进项多少,除了燃料,还需要劳动力来干活儿,装置和人手就这些,古代没电灯,工作时间按667算,那产能大抵也是固定的,根据产能再估算产值,最后再跟上下游所有买家的签下的契约——也就是订货数据校对……
查了几天,虽然我暗搓搓怀疑产品的运输损耗有点高,生产装置的以旧换新也未免太勤快了些,还有一些开销可能也虚报了,但是这些就属于没法被证实,又没办法证伪的事情,不管怎么说,总体的经营成本尚在合理范围,盈利还是很令人满意的。
可…可毕竟不是专业出身,我怕自己有什么疏漏的地方,又花钱吃请,打听打探这些人的家庭经济情况……
也没发现有谁一夜暴富,突然多了豪车豪宅小老婆。
所以,是哪里的风吹草动让少主觉得不对劲呢?
宴会酒酣之时,一人口齿不清的道:“少夫人放心吧,这账每年年底查一次,虽说不是赚钱的大头,但我们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蒙骗少主啊……”
这玩意儿还每年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