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建峰是一个保守的人,自然听不进苏浔的话,“我还是不看好,这个项目大概率是不会成功的,反对的人不少。我也是昨天听李老提起了,才想着提醒你。”
苏浔想了想,就问邱建峰,“邱叔叔,您反对的是房产,那么如果从另外一方面想,建设棚户区,有错吗?”
邱建峰道,“这也自然是没错的。”
“是啊,棚户区那么多老百姓,他们如果住进楼房,对他们来说,是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邱建峰无语。
苏浔看着他,认真道,“邱叔叔,今天我们不谈政策,这不是我能掺和的事情。李爷爷既然介绍我们认识,说明您是一个可信的人。那我说话也就不见外了。我就只问问邱叔叔,假设棚户区的人知道他们本可以住进楼房,结果因为您的阻拦,他们失去了这个机会。他们谴责您的时候,您会有什么感想?您还能坚定您现在的想法吗?我觉得您有时间,可以去棚户区去转转,去倾听那些人的声音。”
邱建峰可是好多年没人和他这么不客气的说话了。哪怕是上面领导,大家说话都是很讲客气,很含蓄。
他严肃道,“你倒是确实也不见外,这个项目就这么重要?”
苏浔道,“项目当然不重要,我又不靠它赚钱。我投资不多。我只是在真诚的发表我自己的见解。因为李爷爷的缘故,所以我不和您见外,自然有什么说什么。如果您要听虚伪的话,我也是说得出来。”
邱建峰:……
也不知道是气笑了,还是真笑了,反正邱副市长笑了一下,“你倒是真不客气。”
苏浔道,“我进门的时候,您不就说不用客气?”
邱建峰:……
苏浔还真不怕对方,她确实需要一个关系,毕竟人情社会,避免不了这些。但是说到怕,苏浔还真不怕。
她不是没有别的选择呢。再说了,这位邱叔叔要是不改变,以后迟早是要退休养老的,她知道这一点,更不用怕什么了。
然后在他还在这个位置的时候,看在李老的份上,也不能为难她吧。
“其实邱叔叔,这个项目做不做,不管是对投资商,还是对于海城政府来说,影响都不大。影响最大的是棚户区居民。既然如此,何不当做一次实验呢?如果不好,以后正好可以有理有据的反对同样的事情,不是吗?”
邱建峰道,“你不愧是做生意的,说的一套一套的。”
苏浔道,“我也是就事论事。我做生意也不能说我就一定能赚钱,可我还是要去做,成功了赚钱,失败了就赶紧止损,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不过我还是建议您去棚户区走一走,看一看。”
邱建峰算是看出来了,说服不了这个年轻人。
这个年轻人太有主见了,关键是胆子也很大。
罢了,他也不管了。反正她自己不怕亏钱就行。
“算了,今天就到这里吧。”
苏浔从书房走出来,楼下杨雪已经准备好了甜点邀请她吃。
苏浔表示自己吃饱了,晚上也不敢吃甜食,“以后再来品尝杨阿姨家的甜点了。”
杨雪见苏浔要走,忙让女儿邱杨杨送她。
邱杨杨在电台工作,早已知道苏浔这个人,对她本就有几分崇拜,如今见面,又觉得很合得来,又有李爷爷这么一层关系在,于是邀请她有空来家里玩。
苏浔笑道,“我也不方便经常过来,你也知道的,我毕竟是做生意的,经常出入这里不合适。倒是你经常可以来我这边玩。等过阵子我的新房子装修好了,请你去做客。”
还送了一份私人名片给邱杨杨,有她的地址和联系方式。
邱杨杨羡慕极了。
……
邱副市长本来是不想管这个闲事了。但是第二天脑子里一直想着苏浔说的,让他去棚户区看看。
他确实很久没下基层了。所以昨天苏浔和他说起棚户区的问题,他都找不到话反驳。
当天上午,邱副市长想了想,决定去看看去。
海城东区棚户区已经很多年了。战乱时期,这边就有很多人居住。对于穷人来说,想要在城市拥有自己的一间房子,实在是太难了。哪怕建国后和平了,可是赚钱的机会也少。能有一份工作留在城里,就已经是很幸运的事情了。他们户口留在城里,可是分配的单位都很一般,住房问题自然也没得到解决。几代人生活下来,拥挤,杂乱不堪。甚至在严打之前,这里还有些混乱。
走进棚户区,各种声音,各种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