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有些不满杨廷和的行为,却也没人敢冒着政治错误,以及得罪杨首辅的风险去反驳。
只好缄口不言。
见状,朱厚熜当即定下调子——嘉靖副本,不日展开!
当然了,他还是照顾了文臣心理,由内阁大学士领衔,六部九卿为首,携翰林院为主力共同完成。
并额外发放津贴!
其实,根本不需要这么麻烦。
当初编撰永乐大典,需要收购天下之书,并加以整合、汇总、分门别类……眼下却不需要,只需照抄便可。
无论是花费,还是工作强度,都比当初小了太多太多……
众大佬一听自己也能提名,排斥心顿时烟消云散,永乐正本没了,那嘉靖副本就是权威,在嘉靖副本提名……也是件极为荣耀的事。
众大佬遂改口:“皇上仁孝,臣等惭愧……!”
其余人:“……”
好好好……刚还为你们冲锋陷阵,这就把俺们都卖了?
无奈,没人敢同时得罪皇帝、上司,便也只能捏着鼻子喊道:
“皇上圣明……!”
“哈哈……众卿请起。”
朱厚熜开心了。
众大佬也很高兴。
至于其他人……这不重要!
毕竟,又没损害你们的实际利益,难道还要兼顾你们的心情?
于是,激烈的朝堂变得一团和气……
政治场上,只要高层达成一致,在不严重危害下层利益的基础上,政令便可顺利推行。
数日后,由内阁大学士,六部九卿领衔,重录永乐大典的事宜正式展开……
当然了,众大佬只是走个过场,具体工作都是下面人在做。
朱厚熜去探查了几日,便也回归正常,再次投身到了《大明轶闻录》之中。
同时他还找来了实录,如张永所言的那样,对照着读……
随着深入研读,他越来越觉得这书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不然不可能这么深刻,这么真,可问题是……时间跨度太大了!
从洪武年到成华年,哪有人能活这么久,且还一直政治顶层……
这个问题实在无法解释,直到他读到正统朝时,才隐隐有了明悟。
“呼~”朱厚熜放下书本,轻轻捏着眉心,自语道,“我想,我知道作者是谁了。”
“谁啊?”黄锦好奇追问,这些时日主子跟魔怔了似的,搞得他也迫切想知道原作者是谁。
“永青侯!”
朱厚熜说。
“啊?永青侯不是病逝……”
“永青侯李青!”朱厚熜说,继而惊叹,“除他之外,再不会有人能写下如此高水准的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