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崔家还不如她家的?日子好呢,现在崔家日子可比他们家好太多了。偶尔在铺子里吃了好的?,再回家看孩子都吃炖菜,刘婶儿心里还不咋好受。
刘婶儿也不是嫉妒,最多是羡慕,就觉得崔家日子好,这才多少天。
不过人?各有?命,她能来铺子干活也不错。
偶尔胡思乱想,别人?也不知道,崔如英更不知道了,她也问过崔大山二丫,刘婶儿来厨房干活如何,说是干活麻利,也不用人催。
崔如英听二人这么说,就放心了,不过回来之后照样?帮忙,跟着发面?蒸包子。
下午要先?把晚上送去?书院的?酱肉包子蒸出来,然后紧赶着就得蒸晚上铺子要用的羊肉、酱肉这两种?馅儿的?包子。
铺子里酱肉包子现在一晚上能卖一百多个,羊肉馅儿的?一天蒸八十个,上午晚上各四十,有?时卖不完剩十几个,有?时不够卖,这个还真说不准,崔大山也没找到那?个正正好好的?数,全看客人?想不想吃。
崔如英今儿就管包的?羊肉馅儿的?,包好放锅里蒸,崔大山也开始往车上装包子了。
今天晚上送一回包子,明天早起再去?送一趟,就该给结这个月的?钱了。
崔大山算着,从十五到二十九早上,一共给书院送了十四天加一个早上,也就是十五回胡萝卜的?,十四回酱肉的?。
每日虽多做几个,但还是得按照早上五百个晚上三百个算,毕竟饭堂没让多送,所以说价钱还是按照文书上的?送。
整天送的?就十四天,一日一千二百九十文,十四天是十八两六十文钱,再加上五百个胡萝卜鸡蛋的?,总共该结十八两八百一十文钱。
崔大山这两日还有?些不安,虽说这么大个书院摆在这儿,都一百多年了,不至于贪他这些钱,这些钱对书院来说只是毛毛雨,可是凡事都有?个万一,万一书院污了他的?钱,他都想好去?官府告状了,市井百姓是小,但书院不能欺负了他们。
崔大山带着女儿送完包子,回来铺子已经有?客人?了。
晚上生意也不错,戌时过半才没客人?进来,客人?们吃完还早,赵掌柜和?孙娘子一边收拾一边等客人?吃完,也就到亥时了。
这会儿也能抽空吃个饭,赵掌柜吃了四个包子,来铺子之后,他是肉眼可见地胖了。
刘婶儿和?二丫就在后厨吃的?,包子方便,就着没卖完的?卤菜,也算简单对付一口。
而孙大婶过去?拿了三个包子,往自?己带的?盆里装,一边装,一边说道:“崔老板,我回去?吃吧。”
崔大山也习惯了,问了句,“三个够不?”
孙娘子点点头,“够的?够的?。”
看崔大山的?样?子,不是头一回了。
崔如英这些日子不常回来,期间回来一次还是下午回的?,待了一会儿就回侯府了,没赶上晚上打烊。
倒也不知,孙大婶都是带包子回去?吃的?。
崔家的?包子不小,若按酱肉包子的?个头,吃个三四个差不多就八饱了,毕竟总吃,也腻。
偶尔剩水煎包,再吃个两个小点的?水煎包就十分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