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看小说网

八点看小说网>被附身了 > 90100(第3页)

90100(第3页)

真正诸葛亮写下来的那一封,不知道是否还在哪个历史角落保存完好。

诸葛亮应下附身,缓缓看向众人道:“好,还请借笔墨一用。”

第092章赴鸿门宴

气质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明明是同一个人,就低头又抬头的这么一个瞬间给人的感觉已经完全不同。

同样是站着,比刚才更显得脊梁笔直,右手有一个微抬在腰间高度的习惯,左手背在后方,格外从容。

外表看上去还是个年轻的学生,但那双眼睛里包含了太多东西,就连周围的气场都微妙变化。

这个学生原本是有些怯的,宴会上太多陌生人,又都是年纪辈分比她大且有一定社会地位和财富的人,这样的落差存在,让她有一种天然的自卑感。

但是现在,荡然无存了,从容淡定且自信,这样的场面似乎不算什么,甚至扫过他们的视线带着一种……一种高位者看平民的好奇和困惑。

“吕姐……真没问题吗……”孙导演小声问询,拉扯了一下诸葛思彤,对方笑着点头,年轻的脸上表情莫名慈祥。

说是个庆功宴,东西准备得倒是很齐全,不到一分钟就有穿着旗袍的服务员端来笔墨,另一个人则捧着一张叠起来的大幅宣纸。

等到笔墨纸砚端上来后没多久,就有人认出了砚台也是一件古董,价值两百万,笔墨虽不是古董,但也都是最名贵的做工。

李老头呵呵笑着,说:“我还当大家会惊讶这纸呢。”

一边说着将纸取来展开,铺展在了还没上菜的桌子上,说:“这是红星宣,年份越久价格越高,这一张,两万。”

纸张篇幅很大,倘若要写满实在太花时间,而《远涉帖》的字数不到30字,估计这纸张只是李老头拿出来显摆的。

“呸!”袁术打工多日,深知钱难赚,两万一张的宣纸还特意说明,沽名钓誉之辈,看不起。

诸葛思彤站在桌前,左手像是习惯捋住右手袖子一般托在手腕后,微微俯身手腕悬空,字体飘逸灵动十分随意,像是在写一封寻常不过的书信。

字体是草书,从书法角度来说,和历史上那些草书大家是没法比的,比如王羲之。

“师徒远涉,道路甚艰;自及褒斜,幸皆无恙。使回,驰此,不复云云。亮顿首。”在书法界这是很出名的一幅作品,因此很快就有人认了出来。

这是诸葛亮写给兄长诸葛瑾的家书,诸葛亮原本并无子嗣,诸葛瑾将次子诸葛乔过继给了他,那一年北伐时诸葛乔被安排去了前线,诸葛瑾十分担忧来信询问,于是诸葛亮写了回信。

后来诸葛亮有子诸葛瞻,而诸葛乔次年病逝。

恍惚想起当年,心中难免感伤,倘若乔儿并未早亡,长兄如父也能很好的教育瞻儿,也能弥补瞻儿八岁便失去了父亲所欠缺的父爱与教诲。

围观的诸位专家收藏家已经做出了判断,这书法和传世王羲之所临摹的《远涉帖》只有八成相似,比王羲之临摹的草书更容易辨认内容,多几分楷书隶书的端正。

有人出言嘲笑,说:“临摹不到位啊,一眼就能看出不同。年轻人还是要多沉淀,不能有点本事就显摆。”

诸葛思彤笑了笑,搁下笔墨并不反驳什么,谦虚道:“阁下所言有,我与王羲之相隔多年,经历不同,是有些差距。”

他在谦虚,而唐寅直接疯了。

“是诸葛孔明?”唐寅刚才离着有一些距离,没听到他们说这个附身的鬼是谁,此时见了写出来的文字立刻就知晓。

他直接扑到了那幅书法上去仔细看,随后看向诸葛思彤,深深作揖道:“今日得见……真乃大幸也!!”

“阁下……?”

唐寅捧起宣纸说:“凡书写者,少有字字相同的道。尔等以为此是临摹《远涉帖》,误也!此为孔明真笔迹也!”

撇开临摹时故意一模一样,放松状态正常书写,本就不可能每次都一样,他不是在临摹,是在书写。

原本静静围观的专家们没有发表意见,听到唐寅说的这个点,又仔细观察了一下这幅《远涉帖》,整体上看和王羲之版本相似度只有八成,但如果是单个字来看,笔画的习惯、用笔的顺序,按照存世《远涉帖》的字迹来说的话,确实很诸葛亮。

诸葛亮真正的笔迹并无传世。

传世的《远涉帖》是王羲之所临,是目前最认可诸葛亮笔迹的一幅。

《玄莫帖》是蜀汉法贴,相传为诸葛亮所做,有石刻,但真假未考。

传世的《出师表》书法最久远鉴定在唐朝,甚至不是临摹,是书法家自己的风格习惯。

“等下,借我看看。”苏馆长走到前面,想起之前老高曾经给她看过一封仿曹操笔迹的感谢信,当时信上只有雪字是能参照的,但仔细看每个字都能有确实该如此的感觉。

后来在南博的时候,小吕同志提供的修复“孙权与陆逊书”也是如此,虽没夸张到能和破碎文物完全重叠的地步,但大多数笔画的走势习惯都能对应。

苏馆长将这幅《远涉帖》看了又看,犹豫地向诸葛思彤提了个要求:“能不能再多写些字,和这个无关的也行。”

诸葛思彤微微点头,问:“阁下请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