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宫妃之中,有一个姓魏的嫔妃,容色娇艳,颇得羊明喜爱。不过因为袁家势大,迎娶皇后那会儿,羊明也不敢让宫中出现高位嫔妃,所以大家也只是呼之以‘魏姬’。这魏姬的出身不高,是商贾人家的女儿,但家中并不缺钱也是真的。从宫中逃出之后,她很快回到了家中,得到了父母的庇护,被藏在了城外园墅之中。
而当时还有几个宫人,她们都是魏姬身边侍奉的,只有一个是羊明身边伺候的内宦。因为魏姬性情和顺,平日待他们挺不错的,在宫外又有地方去。这些宫人也就心甘情愿跟着她——相比起宫内,宫外的世界也不安全!那种时候,一个安稳去处对那些已经是惊弓之鸟的宫人也是很有吸引力的。
本来事情到此都没什么,如今这年月,乱局之中宫里跑出的宫妃、宫人又不是什么名牌上的人物,跑了就跑了,无人在意。但谁曾想,呆在城外避难的魏姬肚子却是一日一日鼓了起来。
“如今八月有余,算日子定然是先帝的遗腹子无疑了!又有许多宫中老人去作证,连太后也看了——那妇人确实是魏姬,真真的!”许丹说起这个,不停摇头。
魏姬一开始发觉有身孕时,是躲到城外第一个月,那个时候她就三个月身孕了。大概是月事向来不准的关系,此前没有孕期反应的她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怀孕。而之后,担心肚子里孩子的身份曝光会引来杀生之祸,魏姬就继续躲着了。
中间经历了袁继当权,许盈讨袁,许盈渐渐稳定建邺。
之所以此时跑出来,是因为确定了许盈确实想要捧一个宗室子弟做皇帝。之前还要担心许盈会不会和袁继一样对他们母子动手,如今觉得这样的事不会发生了,就捧着肚子站出来了。
这其中魏姬的母亲出力良多,那是一个相当精明的妇人,她当然知道这样选也是有风险的,但为了可能的荣华富贵,她愿意冒这个风险事实上,当初一力促成漂亮女儿进宫,成为宫妃的也是她。
她这是一次赌输了,再来一次——之前那一次也不能说完全赌输了,魏姬肚子里的孩子就是之前那一次赢来的。而这次,这个孩子就是新的赌本。
“也不知是好是坏,先帝遗腹子啊如今看来,能让建邺事变得简单,但也许会变得更复杂也不定。”裴庆说这个的时候,眉头是皱着的。
而另一边,经过许多宫人和宗室一起辨认真假之后,魏姬的身份确定了。然后又有医者来确定肚子的月份,经过与宫中承恩册的比对,才最终确定魏姬肚子里的孩子正是先帝遗腹子。
许盈也是干脆,宣布可以再等两个月——肚子里的孩子如果是男孩儿,百日之后就宣布继位(主要是怕太小的孩子活不下来,所以没有出生就继位)。如果是女孩儿,那就是公主了。而如果是那样的话,则是一开始选中的宗室子弟入嗣先帝,登基即位。
这大家都没什么好反对的,于是接下来一个多月,许多人的目光都被宫中魏姬的肚皮吸引住了。
一个多月后临产,许盈为了避嫌,让许多宗室贵妇守候在产房之外,一些公主甚至可以进入产房监督——经历了整整一夜的努力,魏姬拼命生下了一个健康活泼的男婴,哭声相当嘹亮。
许盈没有反悔,在整个建邺都犯嘀咕的情况下,这个男婴满了百日就举行了登基仪式。
男婴有宗室和台阁选定了许多名字,许盈最终从中圈定了‘羊靖’。
“靖,安也,治也,只愿天下平靖!”许盈选定了名字,也就算是为这件事盖棺定论。
因为小皇帝实在是太小了,也因为当下国中疲弊,没有余钱,登基仪式举行的很简单。有许盈操持,仪式本身并没有减少什么流程,显得怠慢,只是去除了许多虚浮矫饰,反而显得郑重许多,其他人也说不出什么不是——事实上,许盈自己的加封仪式也很简单。
就在小皇帝羊靖登基之后不到一月,数封旨意就从宫中发出,这些旨意都是以皇帝名义,又有太后加印,台中认可的。
——许盈加大将军号,加三公,为持节大都督,许京口开府之权。
此时很多官衔都是虚的,大将军号也好,三公也罢,就连‘持节’本身也不是那么稀罕。但开府之权就厉害了,这从汉时起就是臣子们奋斗的目标!有了开府之权,就能组建自己的班子,独立处理很多大事了。
而在如今局面下,开府之权在手,更是意味着许盈可以成立小朝廷。
这有点儿像是后世东瀛的幕府,皇室在京都该怎样怎样,但国家真正当家作主的人是幕府的主人将军。
开府之权要害就在于自主、在于名正言顺——有了开府之权后,做的很多事都变得名正言顺起来。
以许盈如今为例,从他明确获得开府之权的‘诏书’下来,局面立刻开阔起来。最简单的,四方英豪、人心思动,许多有心人便主动上门来投了。在不是文盲就算是个人才的现在,这是非常难得的从许盈得势起,不少人看好他,也有来投的,但这个‘规模’可不够用!
把那些临时站队的人当心腹精英,那不能够,怎么都得慢慢考察着来。但如果将他们投入到需要人的地方,那就是九牛一毛,作用有限!
培养人才是一个需要时间的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哪怕是速成教育,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眼下要解燃眉之急,还是只能从现有的人身上想办法。
能有人来投,只要不是间谍,不论才能高低,他们能来,许盈这里就收——无非就是因人而异安排到不同地方,更有才能的安排到要害出,只会点儿读写的支使到基层而已。用人之际,还真不怕他们来!
对于许盈来说,年前有大批太平书院出身的士人来投,算是解了用人上的燃眉之急。当年他在长城县做令长,始创长城书院,发展到如今,长城书院已经是三吴之地最有名的学府了。考虑到这年头,学子们求学难,南渡朝廷太学不立,地方公学形同虚设,大儒私学与势族家学门槛太高,长城书院实际上是吸纳了广大南方土地上出身不高的优秀学子的!
如今正是收获的时候,每年出来的人才都会往各处去。而如今作为与太平书院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许盈成功起势,成为名副其实的辅政将军,不说新结业的太平书院学子了,就是那些已经在别处有工作的,也许多愿意投奔许盈。
名望这种东西,在乱世大多数时候都是虚的,但只要条件合适,为常不能化虚为实!
许盈身孚海内厚望,这是他过去十多年种下的因结下的果!说起来他顶着脸红抄书,本来就不是图别人给他唱赞歌!而是那些名声真的有用。当年他想的是凭名声做个海内名士,从而广收天下门徒。如今目的变了,但作用是一样的。
“建邺这边,太学之事不能再拖了!早些拟个章程来。”许盈刚刚和齐子舆见了一批来投他的士人,就开始催促起这件事了:“章程上与太平书院有些相同,但又有不同这些都是说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