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学子从太平书院的种种举措中已经感受到了书院和时下私学的不同!这种不同不在于书院不收费,甚至给学生补贴,这种情况在私学中极为罕见,但也不是没有!有一些教育家还真就无私办学过。
但像书院这样让大家逐步进入到一种不论家世、贫富的氛围,每一处规则都在为此服务的,这还真是前所未有!
“最后一样是芹菜齐全了。”齐子舆和林正则一同采购束修六礼,这种事虽然有书童可以代做。这个时候书院还没有封闭,差遣书童是可以的(估计也是最后差遣书童的机会),但书院倡导学生自己去采买束修六礼,以表示对老师的尊敬。
能来主动考太平书院的,大都是有些想法的人,不然都循着此世早有的出路去了。此时他们进入太平书院,虽然还没真的入学,却已经被书院隐隐透露出来的‘新风’给影响到了,进入到了特定的氛围中。
‘仪式’这种东西,未进其中的人只会当玩笑,甚至觉得不可理喻。但对于身处其中的人,却是非常看重的。这些学子就是这样,已经身处其中了,自然也就忘去了此时世道中的浮夸轻佻,转而觉得书院倡导的对!
束修这种东西,只是采购而已都不愿意身体力行,这未免太不恭敬了!他们理应亲自准备。
准备好束修,带着一丝忐忑和兴奋,三百学子正式入住书院。也是在这一晚,书院外大门正式封闭!平常进出有后门,以供后勤人员、物资来往。而大门再次开启,那就是下一次规定节日,允许学生外出时了!
沉重的大门合拢,书院一处望楼上布置的铜钟敲撞,传的远远的。
有书院自己的更夫穿过书院的居住区,一边敲打手中大板,一边拖着长长的音调道:“书院闭馆,太平无事!书院闭馆,太平无事!”
声音传的很远。
学子们这时还不到就寝时分,都注意到了这个声音,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这其实是太平书院的规矩之一,除了节日和一些特殊情况,大门关闭,学子不允许外出。这种事本可以悄无声息地做,而书院偏偏要立这样的仪式,为的就是建立起规范、权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相反,若是书院在这样的细节上也有规有矩,自己独有的气质也就建立起来了。
齐子舆、林正则这样的新生们虽然还没有在书院上一堂课,却已经感觉自己来到了一个了不得的地方。
冬日天黑的早,此时外面已经一片黯淡,不多时各斋已经点起了点点灯火。来自各地的学子们耐不住,自然会在各处‘串寝’——他们本就乐于和其他读书人交流,眼下能进入太平书院的也算是相对优秀的,这就更有交流的兴趣了!
“所以说啊”“如今北面”“我最敬仰者非袁丞相莫属”“书院中的老师,经学造诣最深者”“原来李兄也是荆州人啊”
聊各种话题的都有!
斋长也没有禁止的意思,还特别送了他们一些热羹暖身子。但是等到更夫最新一次敲板,拉长了声音道:“戌正以至,斋舍熄灯!戌正已至,斋舍熄灯!”
戌时大致相当于后世的晚上七点到九点,按照古人的划分,有戌初和戌正,戌初就是七点到八点,戌正则是八点到九点。如果是后世,八点钟正是夜生活开始时,但在没有电灯,灯油蜡烛都不多见的古代,已经是标准的休息时间了。
太平书院也不鼓励夜读,因为白天学习的时间很长,需要极大的精力,早睡早起才是最‘划算’的。所以规定有熄灯时间和起床时间,此时更夫敲板就是来下通牒的!
听到这个声音,斋主便来赶学子,各回各房休息。
“早早歇息,明日还有入学礼、拜师礼!”斋主知道学子们兴奋,依旧认真履行职责。
古人入学向来有一套礼节,不过在当下,人们说‘礼崩乐坏’,很多已经顾不上了!官学这方面的礼节已然空壳都维持不了。至于私学,则是两极分化,有比官学还不如,带了束修就入学的,也有坚持古礼,比古时还严格的。
太平书院在别人不讲究的地方都讲究了,这方面自然不会忘记。制定了一套简洁而不简单的仪式,既符合古礼的本质,又不至于繁琐,因礼节仪式妨碍到书院的根本。
大家都有些睡不着,虽然在斋长的催促下都熄灯就寝了。但这暗夜中的静谧也只维持了半刻钟不到,等到斋长离开回自己房间,也不知是谁开了第一声,大家又细碎地聊了起来。反正说话的是嘴巴,不是眼睛,根本不需要点灯。
这种夜聊有的时候可以聊到很深,刚刚认识的年轻人们感觉这很有意思这个时候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只是能够和人交流,已经能让这些年轻人喜欢了。
这种环境中,齐子舆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睡着的,仿佛上一刻还在聊第二天的入学仪式,下一刻就什么都不知道了。等到再清醒,已经是第二日更夫敲板,斋长督促学子起床时了。
“寅末卯初,天色晴明!”
太平书院宿舍区原本是安安静静的,只有巡视各处的更夫来来去去,防备盗贼、灯火之事。直到寅末卯初(大约是早上五点钟),这才重新敲板,唱‘寅末卯初,天色晴明’,这里的‘天色晴明’是对今日天气的预告,如果是阴天、雨天之类,也会有别的说法。
这一声仿佛是一个信号,从这个时候开始,宿舍区便陆陆续续有了各中响动。
距离太平书院建立的那年冬天,时间已经过去两年多了。这两年多来太平书院发展颇快,虽然最早一批学生还没有毕业,但他们在太平书院确实受到了远超此时平均水平的教育——这既是因为太平书院在许盈的能力范围内邀请到了说不上顶尖,却也不错的老师,也是因为太平书院在制度上对此时的官学、私学有着明显的优势。
太平书院有着激励学子的氛围,整个环境非常积极健康,在这里学的好一定会有正反馈这些是摸不着的存在,但正是这些摸不着的‘软实力’,大多数时候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在太平书院的特殊氛围中,原本是人才的,可以更进一步,变得更加出挑。而原本是庸才的,也可以成为人才!这也是后世教育工作者常说的,少部分庸才和大部分人才在一起培养,只要环境不差,就能将庸才变成人才。而反过来,如果庸才多而人才少,那么即便环境不差,人才也会变成庸才。
这样的太平书院,很快就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有了一定名气。
没办法,第一批学生还没有毕业,外界对太平书院学子也就无从观望。这中情况下,硬要说太平书院学子有多大的名头,那就太假了不过,这个时候读书人的圈子其实很狭窄,而且彼此之间很大可能是相通的。
一个家庭有读书人,那么家族、姻亲、朋友家一般很大概率也有读书人,纯粹是山窝里飞出金凤凰,周围都是大字不识的白丁的读书人不是没有,但终究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