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行为无疑使得乾隆被彻底激怒,便召来大臣就张廷玉是否要配享太庙进行讨论,然后得出结论,张廷玉配享太庙的待遇被取消。
乾隆二十年,张廷玉卒于家中,最后葬于龙眠山。可能是乾隆气消了,又可能是想到张廷玉这些年来的作为,最终还是遵循雍正的遗诏,恢复了张廷玉配享太庙的待遇。】
虽然结局曲折许多,但还是配享太庙的结果让在场的朝臣心里留下了痕迹。同时,他们也有点忍不住嘀咕:分明就不需要遭受那种待遇,结果临死都没有办法甘心。
即使在对方死后,的确是恢复了待遇,但没死前,被取消这待遇。不管如何,都没有办法心甘情愿的咽气。
便是换成他们,也在临死前遇到这样的事情,死也不会瞑目的。毕竟,一生所求便是此事,可到头来变成一场空。
想到这里,诸多朝臣就想要捂住心口,实在是太难受了!
*
也有的朝臣在开始时还想过张廷玉跟「乾隆」要保证书是不是自污,实在是太容易让人感到担忧了。
谁知道会不会被反悔,很有可能。尤其加上外面的人也那么说,哪怕不想多想,也是忍不住。
可是当他们看到这里,发现事情或许是他们想错了。若是自污,其实不必如此。皇帝本人的确是有可能取消这待遇的。
就像是眼前,还特地在对方离开前告诉他,简直是让对方没有办法安心咽下口气。
杀人诛心不外如是,说不得临死咽气的时候还在后悔。
*
但有没有后悔,也只是他们的猜测。张廷玉本人不知道,不过想到他的父亲,一些人顿时将眼神瞥向张英。
感受到视线的张英没有说什么,他能够说什么呢?自豪儿子未来配享太庙了?还是说儿子仕途顺利亦或者说他老年的行为不妥当
无论是哪种,也改变不了现在的张廷玉还没有到达未来的那种地步。若是因此就自傲,没有任何的意义。难道还能够将水幕中的表现直接转嫁在儿子的身上
俨然是不可能的,未来的事情是未来做的,不能够因为有未来的待遇支撑,现在就不做了。这只会变得比未来还不如,而且现在既然知道未来会出现什么错误,难道不该利用这错误使得未来更好吗?
不知他想法,但在他身边的朝臣看着他平静的面孔,心中若有所思。
张英自然是能察觉到这些情绪,他没有说什么。在他看来,还是好好的观看水幕。
【乾隆五十年,在乾隆翻阅某次档案的时候,突然看到一篇在他继位没多久张廷玉写的文章。文章不仅阐述了臣子要如何坚守本分,还讲述了君主要如何保持威仪。
这样的内容让乾隆感慨不已,不懂张廷玉当时为什么就不相信他会遵守皇考的遗旨,让他配享太庙呢?
为此,他不禁感叹:“这难道就是所谓的老衰而戒之在得乎?”绝对要以张廷玉之戒为戒,且为廷玉惜之。】
同样看到张廷玉书写的《三老五更议》的康熙、皇子、朝臣,不得不承认张廷玉写的确实不错。
只是如果这些也不足以让他们对张廷玉能够配享太庙信服。虽然,他们清楚,这事情其实不需要他们信服,但还是忍不住点评许多。
特别是某些朝臣们,眼睛都要变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