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个有权有势的人,平日里欺压百姓也就算了,科考中还敢动手脚,打压寒门学子,帮着权贵子弟作弊,真真是无法无天了。
不过这种舞弊案不光前朝有,本朝也有,泄题的那个大学士坟头的草都老高了。。。。。。。。。
这些议论,让本就紧张的气氛更加紧张,也让本来对会试不怎么在意的人,开始关注了起来。
毕竟有热闹,谁不爱看呢?
转眼就到了会试最后一场,宋瑜惊奇的发现,这次他的号舍里竟然没有丝毫的变化。
这是不打算在号舍里动手脚了,还是实在没得可动了?
宋瑜思来想去,也想不出个结果,仔细留意了一番,也没发现有可疑人员。
便不再琢磨这件事,专注答题。
与此同时,之间两场交上去的考卷,已经完成了初步的整理。
按照惯例,一些有破损或者污渍的试卷,在收卷时都被挑了出来,送到大公堂,再次核验后,做落卷处理。
剩下的送到弥封所和誊录所,进行糊名和誊录。
誊录是最为繁重的一个步骤,誊录所的人员需要用朱笔将考卷上的内容,一字不错誊抄。
这是为了防止考官们通过字迹笔墨,来辨认考生,营私舞弊。
誊录完,还要送到对读所,进行核对,看看考生自己写的,跟誊录的是否一致。
最后外帘考官才算是处理好了试卷,将试卷送到內帘考官进行批阅。
内外考官是不允许交谈和接触的,双方的所有交接活动,都必须在巡检人员的监督下进行,这是为了防止内外考官串通。
内考官收到考卷后,会全部打乱重新分成不等份,编上标签。
再共同抽签,对号入座,进行批卷。
不管是抽签还是批卷,都是在主副考官,以及所有考官的监督下进行,另外还有皇上指定的监临大人带着一众监视官陪同监督。
当过考官的官员明显感觉到了这次的气氛不太对,不由暗暗揣测外面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虽然这些都是按照惯例,但是执行的都是人,如果一切顺利,大家免不了会放松些,有些可有可无的环节,大家都会心照不宣走个过场。
可这次却没人敢懈怠,连这种流水环节都进行的异常严格。
这种反常只有一个可能,外面出事了,或者考场上出的一些事,引起了上头的注意。
他们这群考官,但凡谁敢再出一点问题,可能就要背上营私舞弊的嫌疑了。
老油条们都不由绷紧了皮,心里有些小算计的也都收敛了起来。
虽然拿人钱财给人办事,但是顶风作案,那是脑残才干的事。
齐恒不是老油条,他的性格也做不到灵活多变,即便察觉到了变化,他依然还是一板一眼的干活。
反正也没人找他帮什么忙做什么事,他也相信宋瑜的才学,此次会试宋瑜一定能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