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看小说网

八点看小说网>工业之动力帝国改名了 > 第223章 十年(第2页)

第223章 十年(第2页)

隔日,在方建杰的带领下,梁海平和梁远在莫斯科逛了足有大半天,算是对苏联的商业氛围有了大略的认知。

虽说梁远前世看过不少关于苏联解体前的资料,对苏联民生经济相关的情况有着大略的认知,不过让梁远万万想不到的是,真实的情况比文字所形成的历史还要荒唐数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莫斯科国立百货商场是始建于1893年,这片位于红场东侧,克里姆林宫对面的宫殿式商业建筑群,在后世被誉为全球十大商业购物中心之一,即使在苏联时代,也是全苏最顶级的商业中心。

坐在莫斯科国立百货商场顶楼的休息长椅上,梁海平转动着手中装满了格瓦斯(注1)的玻璃杯,有些感慨的说道:“真想不到,苏联建国已有70余年,作为人民群众冬季常备的羽绒服居然一直只生产男款没有女款,真让人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梁总在苏联呆久了就知道了,苏联中央计划委员会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飞机、导弹、坦克、潜艇上,一款羽绒服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式,哪怕是排上30年也不会进入委员会的工作日程安排的。”方建杰苦笑着说道。

“看起来现在苏联的情况和我们改开前有些类似,一款产品的样式不仅数十年如一日的固定不动,而且产量很低,刚刚我们经过下边卖日用品的柜台,发现和民主德国差不多,很多东西都是剩下了几件样品,缺货现象非常严重。”梁海平说道。

方建杰点了点头。

“方哥,这里应该是全苏联最好的商业中心了吧,一般缺货的商品需要多久才能补上”梁远好奇的问道。

由于某人的心理障碍,除了至亲,中青年人士被某人统称为某哥或是某姐,倒是让梁海平的辈份在无意中增长了好多。

听着梁远极顺口的叫着“方哥”,梁海平只能略带尴尬看着方建杰笑了笑,倒是方建杰不以为意,微笑着说道:“我说个故事,小远就知道缺货的商品要多久才能补上了。”

“有一个苏联小伙子辛辛苦苦的工作了五年,终于攒够了买汽车的钱,小伙子兴匆匆的来到汽车销售中心买车,交完购车钱款后小伙子柜台人员自己要什么时间来提车,柜台人员说十年以后的今天你来就可以了。”

“小伙子点了点头,又问那我是上午来取还是下午来取,这回轮到柜台人员诧异了,问到上午和下午还有什么分别吗,小伙子说我家的水龙头也刚刚坏掉了,那天上午我要在家等着维修水龙头的。”

听着方建杰一本正经的说完故事,梁远和梁海平先是大笑,继而相顾无言。

梁远回想着前世老梁同志曾经仔细研究过的,苏联解体前几年的经济数据,慢慢的把记忆中枯燥的数据和现实对上了号,好比回光返照一般,1986—1988这3年,苏联经济有着较高的增长速度,不过有钱买不到东西,这种无法满足需求的现象依旧严重。

此时的苏联社会正陷于经济增长,人民收入增多,商品供应矛盾加剧这种恶性循环,在1988年,仅仅事关个人生存、社会稳定的食品短缺总额就达210亿卢布,这一缺口相当于全苏食品工业年总产量的六分之一,而服装之类的轻工业品缺口更高达全年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以苏联3亿人口的购买力而言,这种商品短缺所造成的市场已经近乎于无限大。

“梁总和小远下国际列车的时候有人接站,出站时走的是贵宾通道,没遇到莫斯科火车站站前的本土倒爷,下周t3次国际列车到站,梁总若有时间去站前广场看看,就知道苏联商品缺乏已经到了什么程度了。”

“只要走出出站口,每个中国人都会被一大群人重重围困,会有无数人拉着你的衣服、裤子、皮带,旅行包问你卖不卖,什么价钱卖,去年休完年假我坐t3国际列车莫斯科大使馆,出站后连纽扣都被扯掉了两颗。”方建杰感慨的说道。

梁远和梁海平终究没等到每周一次的t3次国际列车,三天后普京打来电话,说位于古比雪夫的图154生产线刚好有四架新客机下线,邀请梁海平和梁远去古比雪夫飞机厂看新客机试飞,并参观生产车间。

注1:俄罗斯风格的饮品,战斗种族的“可口可乐”,部分体质敏感人群喝多了会醉-_-!(未完待续。。)

喜欢工业之动力帝国()工业之动力帝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