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要定时给它洗澡,吹毛,每个月要打虫,还要喂它吃药,如果你的狗狗生病了,你还需要带它到医院去看病。”乔桥笑着把这些话一一说出来。
虽然她的脸上带着笑容,但是杜志却看到了妈妈眼睛里的认真,妈妈说的都是真的,没有开玩笑。
“如果你决定要养一条狗狗,这些你都能自己做到的话,那你就可以养。”
“如果你领了狗狗回来,你养了几天不养了,把狗狗丢出去,就饿死了,那是非常残忍的。”
杜志低着头,双手在面前不停的搅动着。
“可是……我还要上学。”
乔桥笑着没说话。
“妈妈,我是真的很喜欢狗狗,我不会抛弃它的。”
“可是我要上学,我没有空照顾它。”
杜志开始提要求。
孩子的情绪感知真的是很敏感的,所以家长也时常能感觉到如果你对孩子脸色好一点,孩子好似是在得寸进尺。
但其实是孩子和你亲近的表现。
乔桥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年龄小的孩子想要,想提要求是本能,因为他们还没有在这社会中打摸滚爬,学会市侩,学会隐藏自己的欲望,所以对于他们而言,看见就是想要,想要就是会要求,就是会告诉你,会请求。
这是孩子们的权利。
但是,不代表孩子们要,家长就要给。
拒绝也是家长的权利。
孩子可以说,同不同意是家长自己的事。
所以乔桥从来不会因为孩子提要求而觉得恼怒,因为他只是在表达自己的诉求。
“妈妈可以帮我照顾它吗?”
“我上学的时候妈妈帮我照顾,等我过星期了,我就自己照顾。”
“可以吗?”
乔桥摇头。
“不行哦。”
杜志叹了一口气,把脑袋耷拉下去。
“为什么?”
“因为妈妈可能要找工作了,如果工作起来,就会很忙,照顾你已经是竭尽全力,没有功夫和精力再照顾一只狗狗。”
“如果妈妈去上班,每天下班回来,要做饭,要辅导你做功课,妈妈难道晚上十点钟再出去遛狗到半夜,回来睡觉吗?”
“那样会不会太辛苦妈妈了?”乔桥反问。
“妈妈为什么要上班?”
“因为爸爸不给钱。”
“我们家里钱不多了,所以妈妈得挣钱。”
“爸爸为什么不给钱?”
“那就要问爸爸了。”
“那爸爸和妈妈会离婚吗?”
“也许会。”
“那离婚了,我可以跟着妈妈吗?”
“当然。”
“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