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他看了过来,朱高烁顿时露出了笑容。妥了!两人互相对视大笑,顿时就让老三朱高燧心惊肉跳。“你们别打我的主意,我是绝不可能请客的!”心甘情愿倒是无所谓,被人逼着那可就难受多了!只可惜,朱高烁和老大两人虽然表面上点头答应。但眼神互相交流已经打定了主意!很快,三人就回到了太子府。怕这俩人耍什么阴谋诡计,老三是着急忙慌的逃了。而等他离开之后,老大却留了下来。不过却没有说坑老三一把的事情!毕竟这最多也只能算是趣事,并不重要。“四弟,驰道目前已经修了不少地方,搬迁京城或许就在明年初了。”如今已经到了十一月,年底肯定是不可能搬迁京城的。对面的朱高烁闻言,点了点头。“我也正有此意,新年有新气象,待明年初搬迁京城,或许在路上的时候,驰道就能彻底修建完毕了!”毕竟制作水泥浪费的人力太多,要不是途经的各府县都动用了劳役。或许水泥驰道的修建速度远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快。老大闻言,也是非常认同的点了点头。不过随后就问道:“你对搬迁京城,有没有什么新想法?”毕竟水泥驰道这种亘古未有的新东西都出来了。他不相信老四没有什么新点子!“新想法?”闻言,朱高烁一愣,还真是没有什么新想法。于是便摇了摇头说道:“大哥,我又不是点子王,哪来的这么多新想法!”见他这样,老大也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其实他也只是好奇!好奇还会不会有什么新鲜玩意!不过看朱高烁这模样,他也知道是自己想太多了!两人聊了一会其他的事情后,老大就回去了。但朱高烁坐在客厅之中,却不由得开始琢磨起搬迁京城的事情。因为老大的话,反倒是给他提了个醒。若是按照历朝历代的搬迁手段,肯定是不行的!毕竟这长途跋涉上千公里,路上说不定会死些人。虽说这并不稀奇,但朱高烁却想要改变一点。只是还没等他想到什么,梁安却出现了。“王爷,张克俭那边传来了信,说是已经出发前往鞑靼和瓦剌了。”“他让咱们多准备点马车,免得到时候没工具拉羊毛!”听到这话,朱高烁原本想要吩咐梁安这事去交给老秦办。可就在话要开口之际,他突然灵光乍现。随即便说道:“跟老秦说一下,让他招收人手,建立一座专门打造马车场地。”闻言,梁安一愣,随即就恍然大悟。王爷这是准备自己打造马车,如此不仅成本低,而且还可以卖给其他人。当即他便说道:“奴婢这就下去安排。”只是他还没走,朱高烁却又叫住了他。“别急,还没说完,你让老秦找人试着打造几架坐着舒服的马车,我有大用!”听到这话,梁安顿时一愣。不是拉羊毛吗?可他虽然不懂,但却还是连忙拱手离开了。毕竟他明白,王爷的命令虽然有些古怪,但肯定有深意。他不能耽误了王爷的大事!只是吩咐完梁安之后,朱高烁还是有点不太放心。“大明的马车减震效果还是太差了,需要想办法把弹簧给整出来!”因为就在刚刚,他对搬迁京城有了新想法。水泥驰道不同于以往的土路!若是让所有人全部坐马车前往新京城,并不是一个天方夜谭的想法。待日后京城搬迁完毕,这些马车还可以留下来当做大明版的公交车。只是这公交车能拉几个人,还要看老秦那边的工匠如何!毕竟如今打造马车的场地还没开始建造,一切都只是想象。至于说交给工部,他倒也想过,可惜如今工部太忙,手上的事情过多。而这马车并不算太重要,让工部来做,实在是有些大材小用了!两日后,早朝。群臣议事完毕后,朱棣挥手让人拿来了一本小册子。上面全是朱高烁连续几天定下来的封赏名单。他让人交给了朱高烁后,就开口说道:“近日来变法有功之臣返回京城,朕以为变法利在千秋,当厚赏众人!”“皇上圣明!”群臣立即行礼高呼,随即齐刷刷的开始倒退。一直退到了奉天大殿之外。显然,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后,群臣也知道等下又要人满为患了。看着空荡荡的奉天大殿,朱棣满脸的黑线。但也只能高声喊道:“兖王,封赏名单,就由你来唱名吧!”“臣遵旨!”朱高烁行了一礼,随后拿起了手中的名册。声音洪亮的喊出来。“刑部张三,于变法有功,升任刑部右侍郎,赏银千两。”“原平凉知府陈旧庭,因变法有功,升任吏部右侍郎,赏银千两!”,!“礼部刘”随着朱高烁的一声声喊,变法队伍的有功之臣鱼贯而入。大殿之外的群臣,也是各个张大了嘴巴。与上次封赏船队不同,这起头的几位直接就成为了各部的侍郎。几乎一下子就占据了高位!皇上此举,算是让兖王彻底掌控了朝堂。不过与他们不同。老大和老三却知道这是谁的意思,心中倒是没有多少意外。毕竟老爷子放手,老四自然是不可能放过这个机会了。更何况名单交回了宫里,老爷子必然看过。既然如今公布了出来,就说明老爷子没意见。其实朱棣还是有意见的!他觉得老四迈的步子太小了,应该大胆一点。毕竟只要朝堂都是老四的人!那他就可以顺理成章的荣升为太上皇,开心的带兵去打仗了!半个时辰后,朱高烁收起了名单,冲朱棣拱了拱手。“臣已宣读完毕!”朱棣闻言,站起身来大笑数声。随即张开胳膊喊道:“今日天下英才入我朝中,朕心中畅快不已,似是看到了我大明繁荣昌盛的景象!”与船队的勇士不同,变法队伍的有功之臣除了陈旧庭外全都是京官。自然明白此时该做什么反应。立即行起了大礼,高呼道:“愿我大明繁荣昌盛,大明万岁!”:()我刚要造反,朱棣却觉醒了金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