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了机车,131次列车也到了出的时间点。
李爱国在站场调度员递过来的调度文件上签上名字后,递了回去。
调度员提醒道:“李司机,军粮站那边下了大暴雨,段里面提醒行车要降低度。”
“明白了。”李爱国冲着调度员摆摆手,拉响汽笛,松大闸,缓推汽门。
灿烂阳光下,蒸汽火车头出了“呜呜呜”一阵阵沉闷的鸣叫声,很快“哼哧哼哧”地启动车了。
副司机刘清泉跟往日一样,点上一根烟,一边瞭望,一边讲起各种稀奇古怪的事儿。
“爱国,我有个老朋友在筑路总队当厨师,那家伙长得白白胖胖的。
前阵子我遇到了他,好家伙,不到一年的功夫,瘦成麻杆棍了。你猜怎么着?
这货被调去修成渝铁路,在山区被人掳走了。
那些人觉得他长得胖,基因肯定好,所以啊,这货被关在山洞里,当“种马”配种了一个月!”
在以往,李爱国和老郑总要赞叹两声,表示对刘清泉的鼓励。
只是今天情况有些不同。
郑师傅轻轻咳嗽两声,说道:“副司机同志,这里有女同志。”
刘清泉这才想起来黄婧现在担任司炉学徒,这会就站在炉膛旁铲煤呢,当时闹个大红脸。
黄婧直起身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说道:“没事儿,这些荤段子我听多了,师傅们,你们不用顾忌我。”
李爱国难免高看黄婧一眼。
能够入乡随俗,不扭捏,这姑娘倒是有当火车司机的潜质。
其实在行车开始后,李爱国也一直在观察黄婧。
最开始的时候这姑娘添煤的时候略显生疏,好几次都把煤铲子怼在了炉膛上,乌黑煤炭洒落了一地。
经过郑师傅的点拨后,很快就掌握了技巧,身子前腿躬,后腿蹬,手抓稳,这样才投得准。
煤投进炉床时要中间少撒,两边多撒,这样不用风机,煤就燃得很旺。
这套理论讲起来简单,要想实际做到,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这姑娘看上去比一般的女同志更机灵。
此时天气已经热了起来,司机楼里在炉膛的烘烤下,温度达到了四十多度。
黄婧的衣服一会儿就被汗湿透了,汗滴顺着衣襟滴落在了地上。
她依然手持铁铲一下一下的往炉膛里铲煤,就像是没有感受到酷暑一样。
“老郑,给我徒弟倒点水。”李爱国冲着郑师傅使个眼色。
黄婧也就十七八岁的年纪,比郑师傅的女儿大不了几岁,郑师傅早就心疼这姑娘了,只是碍于李爱国才没敢吭声。
现在听到这话,连忙拿起热水瓶倒了一搪瓷缸子茶水递给黄婧,顺便接过煤铲子。
“小黄,你先歇歇,来喝口水。”
“谢谢郑师傅。”黄婧将煤铲子递给郑师傅,接过搪瓷缸子喝了几口水。
在随后的行程里,由郑师傅和黄婧两人轮流铲煤。
黄婧表现出来的灵性,就连郑师傅也竖起大拇指称赞。
“这姑娘是个当司炉工的好苗子。”
黄婧小声说道:“我想当火车司机,郑师傅。”
郑师傅:“。”
经过几个小时的相处,司机组的同志,也接受了黄婧这个新成员。
131次列车一路奔驰,朝着津城的方向奔去。
过了军粮站列车遭遇到了调度员提醒的暴雨。
在暴风雨中,蒸汽火车轰鸣着,似乎在为夜幕的静默打破沉默。
雨水从车窗外猛烈地向里灌,铁轨上溅起的泥水四处飞溅。